大连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炎热天气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注意

2019-07-30     大连天健网

天健网消息(记者 冉嬛)炎热的夏季到来后,如遇持续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出现功能改变,造成体温异常升高而导致中暑。7月29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高温天气里,市民要密切关注是否有中暑的迹象,如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发热、皮肤肌肉疼痛、继而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应及时就医。

做好防护能有效避免高温伤害

“通过各种媒体查询高温预报及预警信息,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在高温热浪天气下,市民应尽量避免在中午前后的炎热时间出行,尤其注意不要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做快走、跑步等剧烈运动。

户外活动时应穿透气性好、浅色衣服,有助于散热;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建议穿长袖衬衫、戴太阳镜、遮阳帽、使用遮阳伞等,对于裸露的皮肤,涂抹防晒霜防止日光性皮炎或晒伤。

高温天气会使体温升高,容易造成缺水而导致中暑,应注意及时适量补水,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饮食尽量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同时,尽可能待在凉爽的环境里,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如果家里没有空调,可以借助商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避暑。用凉水洗脸、擦拭身体,待在空调房里是最好的降温措施。

脆弱人群尤其要注意做好保护

面对高温天气,哪些人群容易中招呢?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婴幼儿及儿童,更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并且更需依赖他人的帮助来安排适宜的环境和补充水分。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身体机能可能无法有效地应对、处理高温给身体带来的伤害,身体对温度改变的感知和响应会变得迟缓。

工作或运动强度过大的人,有可能脱水,更易中暑。与此同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正在服用某种药物的人,更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户外工作者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立即休息,转到阴凉处、多喝温开水等降温,病情严重应立即就医治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eU4Q2wB8g2yegNDl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