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身草根,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年纪轻轻就给地主家放牛,没读过私塾,肚子里自然没有几滴墨水,但在他称帝之后,请了许多师傅学习知识,而且非常努力,学有小成之后,他经常以写对联为乐。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眼力揉不得半点沙子,从他后期的表现来看,谁要是得罪了这位皇帝,准没好果子吃,抄家是小,一不小心就要掉脑袋的,毕竟出生草莽,必得的那些文人,这点日后的朱棣简直跟他如出一辙。
以朱元璋的脾性,自然没有哪位臣子敢触其眉头,朝廷上下的大臣都是小心做事,谨慎做人,但还真有不怕死的。
一日,朱元璋兴致大发,突然想写一副对联,然后放在宫殿的大门上,来彰显大明江山的伟大,自己的功德无量,于是上联便写道:“大明日月光天德”,下联为:“洪武山河壮帝居”,猛一看,好对啊!不管内容宏伟壮阔,对联也颇为工整,看起来毫无遐思,很难想象,朱元璋会有如此才华!
但这幅对联却骗不过那些学富五车大学士的眼睛,他们都知道,这对联其实不是朱元璋的“原创”,而是他抄袭的,只是在两句的前头加了“大明”和“洪武”二字,原句出自陈后主之口。
虽然是抄袭,却没有哪一个大臣敢站出来说,说朱元璋抄袭?那不是找死吗?朱元璋见没人说话,就让人把楹联挂在宫殿的大门上,他本人也是洋洋得意,觉得自己文采斐然,甚至还在这些大臣们之上。
但有一位叫做黄麟的状元(同样也是一位诗人)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在上朝的时候,进门是故意跌了一跤,直接把挂在门上的对联给踢翻了,这下大臣们傻眼了,认为黄麟这次死定了,可身为当事人的黄麟却毫不在意的进入朝堂。
朱元璋果然大发雷霆,斥问他为何踢翻对联,黄麟不慌不忙的说道:“这是陈后主的句子,天朝效之,岂不羞乎?”,陈后主是亡国之君,他做的诗,怎么能挂在大明朝堂的对联上?换句话说,这幅对联不配用来歌颂大明的江山。
朱元璋听了气消不少,就让他做一副配得上大明江山的对联,否则仍要治罪,而黄麟不愧是状元之才,张口就来:“乾坤一统归洪武,日月双轮照大明!”。
这副对联比朱元璋“抄袭”的那副对联还要气吞山河,黄麟这个马屁拍的朱元璋极为舒服,不仅气消了,还重重赏赐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