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流量是暂时的,质量是永恒的!要靠实力混江湖!
范伟:干一行可能要干一辈子,只靠流量哪行?还是要靠质量!
据11月9日楚天都市报消息,演员范伟说,干演员这行可能要干一辈子,只靠流量哪行?早晚会没流量,质量是永恒的。
说起来流量焦虑、发行焦虑、票房焦虑,作为现代企业、传媒人都会有。电影要靠票房,有的明星号称票房毒药,自己都忧郁了。焦虑每个人都会有,心态还是要平和,对于一些小微企业、工作室、内容创业团队来说,焦虑的是房租、水电、税收以及人员工资,许多作者给15块钱一篇稿费都赚不回来,许多员工短期内无法赚回自己工资。所以内容创业很难,获得流量烂,坚持高质量也难。
自媒体需要产量、数量,不实践你无法找到规律,但是有些低质内容还是需要控制数量和比例,例如水文、无意义文字、小学生常识类文字还是不要发了,一些强奸、猥亵、灾害、死人、事故、杀人、放火、出轨、自杀的恶性案件、负面内容还是要控制比例,还是要以阳光、主流、高雅、健康、正能量的内容为主流,如果一个账号,一个平台都是这些内容,很容易引起高端作者、普通作者反感,收获的读者和粉丝也是低端读者,其广告、流量变现收益也不会高。
要引导、改造、教育读者,媒体、作家、作者应该有这个意识,而不是一味迎合作者,甚至以低级趣味、低俗恶俗媚俗来引起轰动,获取流量。
作为一名演员,范伟说得好,质量是永恒的,流量是暂时的,只靠流量哪里行呢?对于平台来说如此,对于账号来说如此,对于作家来说如此。中国现在谈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告别粗放型消耗资源的那种低端制造业,武汉发展芯屏端网产业,其本质都是强调创新、创意、高科技、高附加值含量。
互联网流量见低、人口红利消退,目光瞄准三线以下城市,获客成本增加,内容成本负担沉重,更需要高质量的可变现用户。互联网说得屌丝者得天下,但是当下的格局和管制下,那种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莽荒、野蛮、粗野、低俗的增长方式可能行不通了。只能是按照常理,按照新闻传播规律,按照常规出牌,不能剑走偏锋,不能违法违规,否则可能会被监管部门约谈、处罚甚至关闭栏目,严重极端会下架、停止运营。
流量是一时,质量是一世的,是做流量还是做品牌?是某多的山寨野蛮增长,还是某趣的渠道下沉,获得低端流量人口,还是坚持品牌,塑造形象,打造旗舰、豪华舰队,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定位,我想其实都需要,可以参考某猫、某宝,双线、双轨并行,而且某猫的质量、信用、产品也通过信用、好评、差评机制提升。归根结底,还是依靠质量、口碑、用户体验,形成一套诚信机制,建设透明的游戏规则。
个体要发展,不能一味盲目追求流量,适合而止,控制比例,人需要金钱,企业需要现金流,网络需要流量,但是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甚至触犯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更不能碰红线、高压线,还是要讲政治,看大局,多传播核心价值观,多建塑正能量,多写温暖、感人、有趣的东西,多高雅、主流、健康、和谐的内容。负面、恶性、血腥、暴力的东西可以少一些,那是支流。文章、文字的质量、内容要逐渐、稳固提升,又快又多又好当然更好,无法达到,可以精雕细琢,保证一定的质量水准,让读者满意,让平台觉得可读。
不能觉得平台用户基数很大,算法很厉害,自媒体粉丝不重要,自媒体没有粉丝是可以爆文,是有流量,但是当你的账号、品牌、形象传递到了所有用户,所有用户看了你的标题和稿件、账号都不点击、不打开、或者跳出怎么办?点击率、打开率低,你哪里还有流量呢?
因此,我们自媒体人、传媒人、作家、作者还是要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传播效益、经济效益并重,不能不谈钱,不谈收益,但是要尽可能的传播正面、高雅、高贵的内容,塑造、教育、帮助读者、受众成长,坚持优质、原创、高质量作品和产品。
文|苏白传媒 苏白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点评:作家也好,传媒也好,拼到最后,拼的是实力、境界、功力、耐力,不是技巧、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