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层次"越低,越爱对孩子讲这3句话,养出来的娃难有出息

2020-06-22   鲸鱼奶妈

原标题:父母"层次"越低,越爱对孩子讲这3句话,养出来的娃难有出息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于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年轻夫妇重视对子女的培养也是理所应当的。但在这之中,也有一部分夫妇在培养孩子时,缺乏必要的正确认知,致使出现了一些不合适的言论,对子女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李先生夫妇只生育了一名女儿,所以对她的成长发展极为重视。但是,由于夫妇二人的受教育程度有限,因此在女儿上初中以后,夫妻俩已经很难在学业上帮到孩子了。

缺乏正确学习方法的女儿在刚刚升上初中后的那段时间,成绩一直都在中下游徘徊,这与小学阶段经常名列前茅的名次有着相当显著的落差。

都说对比产生差距,而差距又是一个人成长突破的动力,坚信这一点的李先生夫妇开始拿女儿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对,总是在孩子的面前唠叨:"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本以为这种做法能让孩子觉察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奋发图强加以改进,可结果却并不似李先生夫妇所想的那样。

一段时间以后,女儿的成绩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滑得更加厉害。不仅如此,李先生夫妇还经常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绝大多数都是在反馈他们女儿上课无精打采甚至是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情况。

听到这里,李先生气愤不已,没想到自己的"苦口婆心"却换来了这样一个结果。为此,他将女儿叫到自己面前,狠狠地训斥了她一顿。

这时候女儿突然带着哽咽的声音回应了李先生:"爸,你老是跟我说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有多好,我很想做到那样,但是我不管怎么努力都没办法达到那个水平,可能我真的没有学习的天分,我不想读书了。"

听完女儿的回答,李先生霎时间哑口无言,没想到自己那一番话竟然给女儿带来这么大的负能量。

事实上,不论放在什么样的孩子身上,这种做法都不能起到正面效应。有些话父母不论如何都不应该跟孩子讲,否则很容易就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显著的负面效应。

容易引起负面影响的言论

1、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有些父母总是认为,拿别人家的优秀子女和自己的孩子进行对比,就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通过后续的努力填补这些缺点。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在孩子看来,父母拿自己和其他孩子做对比,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否定。一旦这种情况长时间存在,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失去自信甚至是产生自卑心理。

2、家里穷,以后全靠你了

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得到显著提升,但无可否认的是,仍有一些家庭的物质条件比较差。在这些家庭当中,有部分家庭的父母会经常给孩子灌输"家里穷,以后全家老小都要指望你"的思想。

这看似是对孩子的一种激励,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只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如果孩子长时间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那么他们的心理发展很可能产生扭曲。

3、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孩子的求知欲特别强,总会向父母提出各式各样的疑问。但是,并非所有的父母都会耐心地为孩子解答困惑,而是"实事求是"地回答孩子:"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或许在这些父母看来,"不懂装懂"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但父母直接回绝孩子,也并不是一种好的习惯。长此以往,孩子的求知欲会大受影响,甚至对探索新知产生抵触心理。

当然了,凡事都有两面性,既然有些言语会阻碍孩子成长,那么自然也有一些说法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父母应该有所了解并合理应用。

促进孩子成长的言论

1、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虽然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中龙凤",但无可否认的是,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即便付出巨大的努力,也无法达到优秀水准。

因此,父母在面对这些孩子时,一定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对他们说一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样,孩子才能对自己保持信心,而不是产生放弃的念头。

2、你不比别人差

有些时候,即便父母不拿孩子做比较,有的孩子也会与同龄人进行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不足而产生自卑心理。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父母应该多给予孩子一些鼓励,让他们知道每个人的优势都不一样,自己一点都不比别人差。这样即便孩子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也往往能够取得出色的成绩。

3、你还能做的更好

当然了,父母也不能一味地给予孩子鼓励,有时候还应该提醒他们再接再厉,否则孩子很可能会产生自负心理,刚愎自用。

对此,父母应该提醒孩子"你可以做得更好"。这样,不仅不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有一定进步空间,避免固步自封的情况出现。

我是鲸鱼奶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