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院士的新头衔,与4位诺奖得主齐名,网友:这真的靠谱吗?

2020-03-26   小王的教育观

说到学术界不得不提及SCI,主要是在当下我国的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十分看重SCI的发表量,凭着发表SCI数量的多少被视为学术能力高低,甚至一些大学的进校门槛就要看发表的SCI数量多少,从我们目前很多大学的要求来看,若是在论文发表数量上达到了一定标准后,甚至进校还可以直接晋升为副教授。

不过想发表SCI却又何尝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费劲脑力可能几年也难得发表一篇SCI。但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重点院校中发表SCI数量却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比如在复旦在浙大这样的顶尖985高校之中,每年发表的SCi超过几千篇的规模,甚至像浙大曾在16-17年仅仅一年时间,该校就有6000多篇的SCi产出量,十分惊人,甚至让浙大一度坐上了我国排名第一的宝座。

虽然看着这些顶尖级高校发表SCI如同喝凉水一般容易,但对于个人来讲却很难,而说到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就是一位典型的SCi高手,这位饱受争议的大学教授,曾经还在贵州大学当过校长,甚至在贵大担任掌门人期间还吐槽了贵大发表SCI数量太低,甚至不及浙大的一个院系的产出量,而郑强的话本人先后在SCI上发表过400多篇的SCI,让人有些望尘莫及的感觉。

其实除了郑强外,在我国院士队伍当中,有这样一位大咖级别的人物,名叫高福,高福院士单单只是SCI一个平台比郑强还要牛,虽然我们看到郑强的450篇SCI让人折服的状态了,而高福却前后发表过500多篇的SCI。

这位出生于山西一位农家的院士,甚至还带动了家族的读书风气,该家族算是自己的话,2代人中先后有九人读完博士,多位还成为了领域大咖。

说到高福院士因为自己在此前作为CDC负责人中的一些表现没有让人满意而遭到了质疑和吐槽,如今已经慢慢淡出人们视野的高院士还在今年获得了一项新的头衔,甚至凭此还与诺贝尔奖的四位得主齐名,这就是(Cell)杂志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有些蒙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头衔呢?

其实就相当于学术杂志的评审,而提到《细胞》杂志对于生物学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今年的话我国共有七人以受邀请的方式进入到了该杂志的委员会,高院士就是其中一员,而该委员会委员如今的成员有百余人遍及全世界,其中4位诺奖得主更是让该杂志委员会熠熠生辉,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在此之前其实像很多人所熟悉的曹雪涛教授也被邀请成为了委员。

说到曹校长去年甚至被质疑因为抄袭论文而处在了风口浪尖之上,这不得不让一些网友开始质疑(Cell)杂志邀请人物的权威性,甚至提出了“这到底靠谱吗?”的疑问,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