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早恋有害,单身孩子更快乐更善交际

2019-09-17   低龄留学杨老师

相比将早恋视为瘟疫零容忍的不少中国父母,西方父母对待早恋开明的做法往往受到很多新时代父母的追捧。

《ABC》:给青少年更多的自由有益于心理健康

《Alpha Mom》:我支持青少年早恋

《The Washington Post》:为什么你应该允许和鼓励你的孩子早恋

有许多研究表明拥有更强自决权的人在情感上更稳定,更有可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快乐,更有可能拥有更好的社会关系。

教育工作者、演说家安娜·霍玛永(Ana Homayoun)表示:“如果你不让孩子们去练习与他们感兴趣的人互动,你就是在剥夺他们发展健康人际关系技能的机会。而且这些没有基本约会技能的孩子去了大学后往往会沉谜于酒精、派对以及手机中以弥补自身的不安全感,因为他们不具备处理正常关系的技能。”

作家Jean Twenge也表示,那些缺乏恋爱经验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很难适应,因为他们的互动经验很少而且可能会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变得更加困难。

不过,最近乔治亚大学的一篇研究报道可谓是pia pia打脸了国外父母。

据英媒报道,乔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早恋的同龄人相比,单身的孩子拥有良好的社交技能,而且抑郁程度还比较低!

《每日邮报》:对你的孩子来说,少谈恋爱的好处:从不约会的学生比恋爱中的同龄人更快乐、更善于交际

据了解,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近600名从6年级到12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四种约会类别分类:低、高、中、频繁,并使用了教师评分和学生问卷两种方法对这四种约会类别进行了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恋爱关系的青少年拥有良好的社交技能和较低的患抑郁症风险!

不过,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者、乔治亚大学的布鲁克道格拉斯(Brooke Douglas)却赞成支持学生的自主选择。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专家和教师都应该需要支持青少年个人自主决定的自由。早恋与否这两种选择都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父母最关心的早恋期间的性行为问题,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的研究人员给出了相关研究报告。

据英媒报道,埃塞克斯大学的劳里·霍金斯博士(Dr Laurie Hawkins)将45名女大学生按照宗教信仰、寻找伴侣者、高中派对者、大器晚成者和学霸进行了划分且就青少年时期的性行为以及在大学期间的性和恋爱关系的看法进行了调研。

经研究发现,女性是否愿意在学校里进行随意性行为取决于她们在学校里的恋爱活跃程度。

而关于早恋这一话题,吃瓜网民们却是各持己见,

有赞成的……

“我和我丈夫一起上高中。我们从高一开始就是朋友,然后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开始约会。我们以优异的成绩离开了学校。尽管我们现在35岁,结了婚且有3个孩子,但我们仍然是好朋友,仍然深爱着彼此。我不会改变这一点的。”

“我特别赞成早恋是一种教学经验——教孩子们如何对待他人,并期望得到回报。”

“我在14岁时遇见了我已故的丈夫,当时他15岁。我很幸运能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找到我的灵魂伴侣,我们在一起度过了近40年的美好时光。”

“学习和成长涉及到情感的方方面面。”

“我16岁时认识她,她15岁。我今年63岁了,但我们仍然相爱。没有遗憾。”

有反对的……

“和我一起上学的那些人,那些喜欢‘约会’的人……现在,人们通常从事低薪工作,缺乏18岁以后的教育,而当时被认为是笨蛋的人却发迹了。这就是现实版龟兔赛跑。”

“想想那些总是伴随着青少年浪漫纠葛的戏剧和眼泪吧。最好利用这段时间来培养自己。多出去玩。”

“孩子们不应该早恋。他们应该专注于学业。毕竟在以后的生活里,有的是时间让他们去体验这种痛苦。”

“当年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就从未交过女朋友,我经常踢足球和看电影,我非常高兴。虽然我的男性朋友们都有女朋友,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都非常地不开心,情绪相当低落,压力还很大,他们认为女朋友欺骗了他们。但我是快乐地,因此青少年就不应该有女朋友。”

“孩子们不应该早恋!”

还有真香手机才是真爱的……

“作为一个孩子或十几岁的少年这与过去完全不同,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沉醉于社交媒体,游戏电脑等,而不是正确地与彼此互动。”

“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一部无限通话、无限短信和无限流量的手机。你会发现根本不打电话。”

“我不知道年轻人竟然还会早恋。不是都在忙着看手机嘛。”

“问题不在于男女朋友,而是花很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