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校长,有点天真,从不过问学校财务

2020-05-19   成都名校

原标题:这位校长,有点天真,从不过问学校财务

从外到内,蓝继红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叫做“天真”。和蓝继红交谈,她会时不时抬头仰望天空。她精致的笑容和亮闪闪的眼神,照耀着一颗纯纯的心。

成都一知名学校校长说:蓝继红的教育情怀比较纯粹,现在一些校长世故、圆滑、功利,完全没有做校长的资格,蓝继红是一股清流,是一个人格非常独立的校长。社会和教育需要这样的真校长。

做教育的人,就要有一股天真劲,教育才会干净,孩子才会纯洁,社会才会美好。

蓝继红的一位同事告诉小编,“蓝校对数字一点都不敏感,甚至木讷,在学校从不过问财务。”

蓝继红认为,做校长就应该简单,复杂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教育。

蓝继红

原草堂小学教育集团集团校长、原泡桐树小学副校长、原万汇国际学府总校长、中国“阅读·成长”课程研究联盟理事长、首届全国教育创新杰出校长、首届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首届成都市特级校长、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2006年,蓝继红校长应邀参加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仅五位教育界代表参加的中国基础教育座谈会,一时传为教育佳话。

跟老师们在一起,她是伙伴;

跟学生们在一起,她是孩子。

几乎列不完的荣誉、头衔,不禁让人想起一个词,“天真生产力”。

唯有天真,才能纯粹;纯粹,才能上下求索、无问东西,才不会在眼花缭乱中随波逐流。

我总想,这了不起的天真啊,才是蓝继红制胜的法宝。

成都巴德美际学校

蓝继红经常遭好友“投诉”——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哦,也不对,幸运的话,你大概会在午夜12点后接到连自己都几乎要忘掉的电话。蓝继红很难被外界打扰,她的教育世界有点“封闭”。

当了几十年校长,蓝继红大概是最不像名校长的名校长了。她总是温和的,甚至谦卑的。跟老师们在一起,她是伙伴;跟学生们在一起,她是孩子。她总说:“没有完美的人,而我,特别不完美。”她向名家、大家求教,也向身边的老师们、向孩子们学习。凡有利于教育的,她脸上的渴望,如孩童般痴迷。

她从一线教师一路升为泡桐树小学副校长,后被调至草堂小学。15年时间,这所曾经的城乡学校华丽丽转身,成为诗意盈然、备受追捧的一线网红校;随着草堂小学声名渐噪,又成为草堂小学教育集团的掌舵人。期间,各种荣誉纷沓至来。

毫无疑问,如果她继续留任,一定会一直成功下去,越做越大,甚至可以转去教育系统谋个不低的官位,事实上,她确实曾有那样的机会,但她说:那不是我想做的事。

几番深思熟虑,

她把自己视为“终结”的这10年,给了巴德

蓝继红一直在出发,循着优质教育的方向,寻到沃土便扎根,要突破,便出发。在教育的世界里,她一直保持着独有的清醒和自由,不会被任何外界给框住。

遇到成都巴德美际学校(以下简称巴德),她说,我想我找到了支持我教育理念和行动的大家庭,我希望我关于教育35年的积淀,对未来美好教育的追求,能真正在这个地方落地生根。

算起来,巴德可是美国极负盛名的一流文理学院——巴德学院的“直系亲属”,它是巴德学院设立的全球首座K12一贯制学校,巴德学院教授将常驻于此,全面参与学校的各项建设和管理。

这也正是最吸引蓝继红的地方,得以在全球优质教育最前线,博采中西之长,成就教育之美。蓝继红眼睛里亮着的,是翻滚的渴望和让人兴奋的憧憬。

这将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巴德美际以“博采中西创变学习场景,博雅融合影响终生发展”为定位,通俗来讲,就是办一所对接天性、生长个性、陶养人性,能够提供更多选择的属于中国的世界学校。

这里将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不止思想,敢为梦想。巴德美际的孩子一定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思想者、理想主义的梦想家、长期主义的行动者。

“生命如此短暂,再不追,就晚了”,蓝继红有些感慨,“我想我还有10年的时间可以全力以赴。”几番深思熟虑,她把自己视为“终结”的这10年,给了巴德。

当然我们都知道,她的“野心”,绝不会在10年后停止。

成都巴德美际学校

就像草小的孩子长于诗歌,

将来巴德孩子们最大的特点,

一定是独立自由、善于思考

“听话、不质疑、不挑战”曾一度是,甚至现在还是家长、老师们心中“好学生”的标准之一。课堂上,老师们也常常会说,要提有价值的问题。看似鼓励,但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呢?只这一想,就挡住了多少孩子原本就怯怯的手。

但蓝继红说:我从不认为孩子的哪个问题是没有价值的。他的每一个问题,都值得老师尊重,都值得他自己去思考。

巴德倡导以批判思维培养为核心的博雅教育,这正与蓝继红的想法不谋而合。“人会提问是多么重要的能力啊,甚至是他学习和生活的起点。”蓝继红说。她对“问题”的关注,从还是一名普通教师时就开始了。

在泡桐树小学,她创造性地提出“五疑课程”,即激疑、质疑、理疑、释疑、存疑,鼓励孩子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随着研究发展,“五疑课程”成为“谐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荣获四川省政府教育成果一等奖,轰动一时。(蓝继红在草小发展的诗歌教育课程同样荣获四川省政府教育成果一等奖。)

在巴德,蓝继红将延续自己的五疑课程,构建思辨课程,“博雅思辨,多元融合,行动创造”。

围绕“思辨”,巴德将开发思辨提问系列、思辨论证系列、思辨表达系列等系列课程,并以此为中心,根据各学科特色进行渗透融合,让每一个学科都带有鲜明的思辨特色,“无处不思辨、无时不思辨、无人不思辨”。

这也决定了,未来,巴德的课堂一定是小班化、高互动的课堂。蓝继红透露,开校后,巴德美际每班人数将控制在30人以内。

思辨课程渗透下,巴德将开设以国家课程为主的博雅基础课程、融合美国巴德学院鲜明艺术特色的美际艺术课程以及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天赋优能课程三大课程体系。

“就像草小的孩子长于诗歌,将来巴德的孩子们一定长于口才与辩论,他一定是独立自由、善于思考的。”蓝继红说得自信。

跟着蓝校,就是跟着希望,跟着理想,

而且一定能做成!

目前,巴德中小学骨干教师已基本就位,一个个数来,说是“风云际会”、“群英荟萃”毫不为过:

小学骨干教师多来自泡桐树小学、草堂小学本部、龙江路小学等“五朵金花”,且皆为资深优秀教师;

中学骨干教师则多来自四七九、成外、成实外、嘉祥等成都老牌名校。

博雅思辨、中西融合、创变学习场景,一个个新词意味着,改革,注定是巴德的关键词。

“这些教师有经验、有能力,对中国基础教育体系、教育教学方法极其熟悉,也正因为熟悉,才能在改革的路上走得更加游刃有余。”对于伙伴们,蓝继红有着十足十的信心。

说起来,这些老师里,有不少是蓝继红的“死忠粉”,辗转为着蓝继红而来。从硬牌子的老牌名校到前路未知的新校,她们却毫不担心,“跟着蓝校就是跟着希望,跟着理想,而且一定能做成!”还有老师对着漂亮的巴德校园开玩笑说:“你看,跟着蓝校就是跟着美~”

没错,在成都,蓝继红就是一面旗帜,竖起来,就是响当当的号召力。这份号召力,来自于她深耕基础教育30余年的专业,来自于她对教育理想的坚定和执着,亦来自于她不随波逐流的清醒和真诚。

35年教育浮沉,蓝继红也曾因一节公开课没上好而哭鼻子;也曾坐在草小的办公室里丧气,不知前路在何处……这一切挑战,她都接下了,而且接得漂亮。

越挑战,越成功,越自信,和挫败交织在一起的成功让蓝继红一步步积累了信心,回头看,即使最艰苦的时刻也满是犒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