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大爷鸡蛋绣花上热搜,把垃圾变“国宝”,手掌大的美丽引人赞叹:真服了,高手在民间!
一般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喜欢聚在一起喝茶下棋。
河南一位71岁的大爷,却特立独行,一个人捣鼓起了蛋壳刺绣。
0.3mm的蛋壳,真的可以在上面穿针引线吗?
当然可以,请欣赏大爷的蛋壳绣花作品。
色彩斑斓的小鸟
枝繁叶茂的大树
鲜红的梅花
福来了象征着福气滚滚
因为上了热搜,
这位大爷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71岁,
本应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
怎么去捣鼓起了蛋壳刺绣?
原来,
这位老大爷做蛋雕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由于疫情原因没法出门,
只能在家收拾屋子,
这时候发现了老伴,
以前十字绣留下的很多绣线,
觉得扔掉很可惜。
于是他便灵光一现,想到能不能用绣线在鸡蛋壳上刺绣?
结果还真让大爷给做出来了。
又薄又小的鸡蛋壳,
在大爷的手中竟然成了绣布,
喜庆的福字、秀美的梅花、
羽毛斑斓的小鸟等图案都被
栩栩如生地绣在了上面。
对于一位大爷来说,手艺已经十分了得,真是巧夺天工!
但其实,在脆弱的蛋壳上进行雕刻,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骚操作”,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
但由于无人继承,几乎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今年已经65岁的赵伟,便是我国非遗彩蛋的传承人。
相比于张振武老人她的蛋壳刺绣作品更是出神入化,令人拍手叫绝!
与张振武不同的是,她做蛋壳刺绣已经几十年了。
她还有个绝技:“一蛋双绣”。
如果鸡蛋碎了,你会怎么处理,大多都是直接丢了吧。
赵伟却不,一半拿来绣花,一半拿来绣草。
绣完之后,两半合在一起,又是一个完整的鸡蛋了。
蛋壳刺绣作为一项古老的技艺,已经被遗忘了太久,赵伟作为非遗继承人,想做点什么来发扬这门技艺。
她想到了发丝刺绣。
当时正值2008年奥运会前夕,
为发扬彩蛋文化,庆祝奥运会的举办,
赵伟的妹妹剪断长发,
赠送给赵伟做绣线。
说干就干!
赵伟用0.08mm的头发在蛋壳上绣出,
“喜迎奥运,爱我中华”八个大字。
用发丝在蛋壳上刺绣?这或许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发丝易断,蛋壳易碎,这两样东西“碰撞”到一起,怎么想都觉得难以实现。
事实也确实如此,发丝太细,不易显色,需来回穿针6次,蛋壳上才能有清淡的黑色。
稍微大力拉扯,不是头发断了,就是蛋壳裂了。要做到分毫之间千针而过,对于力度的掌握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完成这幅作品,赵伟手不抖气不喘地绣上几个小时,才终于完成。
发丝刺绣,是赵伟老师对非遗进行的一项创新。
因为发丝刺绣,她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与追捧。
但赵伟只是淡淡地说: “传承不是死守,发展不是颠覆,
我用的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只是向更新一层的境界迈进。”
只有创新,
才能让蛋壳刺绣作为古老非遗,
能被年轻人所认识,
而这也是赵伟老师一生的心愿。
发丝刺绣确实很难,但是做简单的蛋壳刺绣并不难:
首先要挑选鸡蛋,品相上乘,颜色均匀为佳。
然后在整蛋右下方,三分之二处打孔。
打孔一定要讲究,要下针果断,一气呵成,才能保证蛋不会碎。
等到蛋液流尽后往里边注水,要反复清洗直至干净。
然后切分蛋壳,这个过程要注意力度,鸡蛋是分四层的:一层红色,二层酱色,三层白色,里层为膜。里边的膜破了,鸡蛋肯定就碎了。
最后就是刺绣了,如果图案简单,可以先用锋利的刀尖打出图案,然后把丝线串进去就行。
如果图案复杂,就只能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地穿针引线了。
在刺绣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耐心。
这也是一个锻炼人脾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修行,
静心最为重要,
要极为专注而不能有半点杂念,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是没有这个耐心”
对于普通人来说,蛋壳只是一个厨余垃圾,但是对于赵伟来说,蛋壳却是她的舞台。
一个小小的蛋壳,在赵伟老师手中,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这是奇迹,也是匠心。
蛋壳刺绣,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颇受欢迎。
日本刺绣大师大冢彩子,创新性地在蛋壳上进行立体刺绣。
法国的伊丽莎白,则钟情于繁复华美的花鸟刺绣。
无论大冢彩子还是伊丽莎白,她们都是蛋壳刺绣新风格的开创者。
小小的一枚蛋壳,藏有无限的可能性。
中国网友们,也创新刺绣方法,采用丝缎刺绣,做出来的蛋壳刺绣作品,风格活泼灵动,令人耳目一新。
图片来源:纸艺网
图片来源:纸艺网
图片来源:纸艺网
不过,最广受欢迎的绣法,还要数十字绣。
蛋壳刺绣这门古老技艺上,十字绣怎能缺席?
十四世纪便从中国传到世界各地的十字绣,
一直以来都是老少皆宜的刺绣项目,
无论男女老少,
有人的地方,就有十字绣。
图片来源:纸艺网
最重要的是,十字绣的原理是利用经纬坐标进行刺绣,任何人都可以刺绣出同一种效果。
如果用十字绣的方法,进行蛋壳刺绣,就不用担心自己绣出来效果不好了。
于是网友们脑洞大开,绣出了各种各样的蛋壳十字绣作品。
萌萌哒的小男孩
可爱的乔巴
粉红粉红的hello kitty
征服大海的男人路飞
童年的记忆猫和老鼠
可爱唐老鸭
十二生肖之牛,萌不萌
图片来源:纸艺网
方法和蛋壳刺绣是一样的,只是蛋壳上的孔都是用工具提前打好的。
和布艺十字绣类似,小孔规则排列,你可以按照你想要的图案来打孔,也可以打出整整齐齐的孔之后,再构思图案。
先打孔
用针线勾勒出雏形
白胖子变蓝胖子
但是蛋壳十字绣更麻烦的一点是,由于只预留了一个小孔,穿针引线会更加耗时耗力一点。
路越艰难,风景越美。
过程虽有点繁琐,
但你投入的精力和耐心都不会白白浪费,
一定会回馈你同等的美丽。
蛋壳上的艺术,除刺绣外还有很多,蛋壳彩绘,蛋壳肖像,蛋壳镂刻等等……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彩蛋,我们了解的还是太少。
如果不是71岁大爷蛋壳刺绣上了热搜,或许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蛋壳刺绣的存在,从而错失了这种美丽。
这或许是因为,蛋壳是一种太过于世俗和日常的物品,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也就忽略了它的存在。
但, 越是世俗之物,越有不凡之美,美丽易碎,即使是在蛋壳上,也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