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老”,这个愿望一直是人们内心的一个难题。古往今多少帝王将相,都盼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获得永生的秘密。而作为高级智慧的人类,当我们的科技和医学飞速发展后,人们便可以研究各种生物体、各种细胞,并且在2000年前就启动了基因图谱的绘制计划。当时科学家称,如果我们绘制了所有人类的DNA图谱就可以解开人类的秘密,实现永生也可能不是那么困难。
而20多年过去了,虽然基因工程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对于曾经基因图谱计划却很少有人提及,这让人们也开始怀疑难道现在的医学界还不能够破解生命不息的难题吗?除了延缓衰老,或者延长寿命,我们是否还有机会打开永生的大门吗?
还记得,秦朝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他走到了权力的顶峰,可他不愿意让这份王图霸业传给后人,幻想着永远能拥有着他的帝国。于是,秦始皇派出大臣四处收集仙丹神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寻找长生不老的秘诀,可惜最后他也没有如愿以偿。
要想解开生命的秘密,需要采用生物学的分析方式,这是以往的常规分析思路。从生物细胞的角度出发,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也就是生物体从生长到成熟再到衰退的经过。人体组织从出现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有无到有,再由有到无。最终的死亡其实就是人体组织和细胞已经停止了继续分裂或者复制,并且自动启动了死亡程序。这就跟田地里的庄稼一样,春种夏长,然后秋收冬藏。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疑团,那就是这样的解释似乎只是对生命的过程做了描述,却没有触及到生死的本质。为什么不可以一直复制细胞呢?为什么细胞最后会放弃了生命体呢?所以,科学家们换了一个思路,以微观角度去认识生命的演化过程,结果有巨大的发现。
人体是由组织构成的,比如呼吸器官、心脏等,这些大的组织又是由各种细胞构成的。细胞本身有一个特性就是它也要不停的衰老并死去,但是它会在死亡前完成细胞的复制和分裂,相当于把自己的生命传递给另外的细胞。
那么,这里面关键的环节就是分裂的执行指令了。一般的细胞是通过染色体来实现复制分裂的,可是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原来这个染色体的微端的端粒是个不安分的东西,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DNA聚合酶。每次细胞复制时,由于它们的存在都会导致染色体复制不会实现百分之百的复制,于是有的DNA序列就丢失了。长此以往,当次数足够多的时候,细胞最后只能走向衰老及死亡了。
我们可以把这个端粒理解为一本抄书的人,本来是一本完整三藏真经,可是每次这个抄书的人都会故意的遗漏一些内容,而且他每隔几天又要把书重新抄写一遍。于是这个完整的真经过一次次反复抄写,内容丢失的越来越多,到最后实在没有内容了,就成了一堆废纸。
而且有实验表明,这个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而不断减少,导致端粒酶的活性逐渐下降。这样的误差干扰者细胞的正常复制,使得新细胞染色体信息不再完整,于是人自然而然走向衰老。等到这些端粒酶完全失去了活性,人类的身体只能走向一个结局,那就是死亡。不过这只是其中一种观察结果,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生命的存在呢,还需要继续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