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关节炎为什么不宜“静养”?

2019-07-24   答摩健康

关注我,每天十分钟,学会一个医学常识

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病,主要是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又叫做骨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和增生性关节炎等。

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与关节老化、肥胖以及关节的长期不合理使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本病一般发于膝、髋、手足部、脊柱等使用较多或受压较大的关节。表现为关节的肿胀、疼痛和活动不便,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

那得了骨关节炎,有以上表现,是不是需要静养,避免运动和锻炼呢?

答案恰恰相反。

与静养相比,适量的运动更重要

得了骨关节炎为什么不宜“静养”,而需要合理地进行运动锻炼呢?

原因有两个:

一、促进关节软骨吸收营养。

关节软骨就是关节表面的“软垫”,吸收和缓冲应力,保护关节。

但是关节软骨没有血管和神经支配,它就像“海绵”,需要靠承重时的收缩和舒张来从关节液中吸收营养。

如果“静养”,不活动,反而会导致软骨得不到营养,加速软骨的退化。

二、增强肌肉力量。

肌肉是关节的动力系统,需要通过运动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静养”会导致肌肉萎缩。

什么样的运动和锻炼是合理的?接下来,看一看骨科专家给出的标准和建议。

合理锻炼的建议

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有必要,把握好尺度也很关键。

一、关节活动范围锻炼:膝关节伸直和打弯的锻炼。

二、肌肉锻炼:股四头肌锻炼(勾脚抬腿锻炼),勾脚尖,蹬脚后跟,尽量将腿绷直,抬腿,坚持5~10秒钟,放下。10个一组,建议一天10组左右。

臀中肌锻炼(侧抬腿锻炼),侧躺,将腿绷直,向侧方将腿抬起,坚持5~10秒钟,放下。10个一组,建议一天10组左右。

三、耐力锻炼: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刚开始锻炼的时候量不要太大,逐渐加量,最终达到目标量:每天30分钟(如果关节不能完成单次30分钟,可以分成2~3次进行),每周3~5天。

1、步行,简单易行,耐力锻炼的首选。关节疼痛、肿胀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步行等负重锻炼。

2、骑车/健身车(静态自行车):非负重锻炼。

3、游泳:膝关节不好的患者,建议自由泳,不建议蛙泳。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以下活动:爬山、爬楼、蹲起、提重物、超出关节承受能力的长距离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