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汪巷村:“产业+农游”点亮美丽经济

2020-04-26   中国县域经济报

又是一年樱桃红。这几天,浙江宁波余姚市梁弄镇汪巷村百果园农场负责人汪国武和他的六、七个员工早早起床,匆匆吃过早饭后,拿起竹篮,就准备采摘樱桃了。他笑着说,“眼下正是樱桃成熟季节,游客特别多,都在等着我们去采摘。”“今年的樱桃虽然因气候原因减产,但价格不错,现在镇党委、政府又在帮我们大力推介,以后的收入应该会越来越高。”谈起村里樱桃的未来,汪巷村党总支书记陈炯兴奋不已。

汪巷村是红色革命老区,现有耕地面积890亩。作为梁弄镇樱桃产业核心区,汪巷村有百果园农场、山路十八弯果园、拾翠农庄等3家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家乐。在他们的引领下,村里75家农户有樱桃树,春来樱花如雪,游人遍野;樱果飘香时,更是一派丰收美景。据了解,4月24日,余姚市举行了第二届樱桃王擂台赛,该村百果园农场的“梁弄红”樱桃再次摘得桂冠、山路十八弯的短柄樱桃当选为“樱桃皇后”、拾翠农庄选送的短柄樱桃被评为银果奖,这三个奖项的获得,大大地提升该村樱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每到采摘季,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有宁波、杭州、上海的,甚至还有从北京来的,我们只需要坐在家里,樱桃就能变成钱!” 村党总支书记陈炯自豪地介绍说,目前,全村樱桃种植面积600亩,仅樱桃采摘一项年产值就达480余万元,带动了村民发家致富。

那么,汪巷村的樱桃为什么会这样红呢?村党总支书记陈炯介绍说,汪巷村属半山区,多为沙粘土,所以种植樱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樱桃种植历史悠久,但真正形成规模种植的是2006年,至后并慢慢形成了规模和品牌。为此,为了从根本上扶持樱桃种植面积的扩大,促进产业的发展。梁弄镇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樱桃种植的优厚政策;在技术上,汪巷村还积极联系省、宁波的农业专家,因地制宜解决了樱桃栽培管理等技术难题,还将致力于研发樱桃新品种,及时汲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升樱桃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建设樱桃苗木繁育基地、标准果园建设、成立农民合作组织等。

“目前我们村的樱桃已经成为村民最主要的支撑产业。每年收获樱桃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村民们在地里忙碌的采摘景象和众多前来采摘的游客、收购的车辆,瞬间让平日里并不热闹的汪巷村有了一种“车水马龙”的感觉。

自2017年担任村党支书记以来,陈炯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让村民口袋里的钱更多。”

经过陈炯多方协调,为村里申请到了上级500余万元的资金,用于一期污水纳管和后墙脚道路的拓宽改造,把原来的宽2米拓宽至现在的4米。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和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缓解了樱桃旅游旺季的交通拥堵压力。

“村里的计划是让游客们在汪巷村观光之后,来村里吃吃农家饭、采采绿色果,感受古色古香的农家氛围。”陈炯说。为了打造农旅活动的新景观。目前,村里正以省文明村、3A级景区村庄创建和美丽乡村升级改造工程为中心,进行整体景观的提升改造,通过修缮状元楼民宿、四明花海、新氧工程农业园,打造樱桃观光古道景观,合理布局农旅服务中心和其他标志性建筑等,有序开发,以点成线、线带面、面成片的形式,逐步形成以百果园农场、山路十八弯果园、拾翠农庄为中心的樱桃采摘点和以状元楼民宿、四明花海等为特色的产业+农游网络体系,搭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链。

在今后的发展中,汪巷村依托樱桃产业,通过樱桃采摘节等农旅节庆活动,大力发展乡村农旅,将村民增收的渠道进一步拓宽。使小小樱桃引领区域美丽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使汪巷这个红色之村拥有骄傲的农业金名片。(曾庆华 通讯员 苗志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