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蒙城广播电视台
今年以来,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蒙城有8名相关人员被列入黑名单,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交公安机关案件6起,刑拘3人。这是11月30日,记者从县人社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人社部门共办理投诉、举报拖欠工资案件286起,受理市长热线211起,为5000余人追回劳动报酬4500多万元。下达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176份,下达劳动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96份,其中一家企业被记入不良记录,两家企业被通报批评。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到,县人社局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是如何围绕重点、扎实做好治欠保支工作的?
县人社局表示,坚持落实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严格按照亳政办〔2016〕16号文件要求,实行差异化缴存办法,做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收支工作。今年以来,39个新开项目全部缴纳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计1858万元。
全面推进农民工工资预储金制度。今年以来,19家社会投资新建项目按照正常规定预储了农民工工资预储金2807万元。
重点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已总计实现对150家工程项目平台监管。实名录入工人42031人,目前在建的74个项目全部开通农民工工资专户,同时纳入农民工工资专户上线预警管理,农民工工资累计入账9.5亿元,出账4.7亿元。
切实发挥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的应急保障作用。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按照亳政办〔2016〕16号文件,县人社局设立了欠薪应急周转金专户,账面始终不低于500万元,以确保应急金周转化解风险。
强化节点时段工作调度。为确保治欠保支工作顺利开展,县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定期召开调度会,分析和制定对应措施。
严格督查考核。今年以来,县人社局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高发、频发,举报投诉量大的房地产项目和开发区建设项目进行了重点督查巡查。印发了《专项通报》11期、《工作提示函》15份、《温馨提示》5份,有力推动了治欠保支的工作开展。
同时,县人社局还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根据人社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加强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明确职责分工。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受理拖欠劳动报酬的举报、投诉,经调查核实,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法及时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对涉嫌恶意欠薪的,将及时移交公安机关查处。
二、建立“黑名单”、“失信”联惩机制与打击恶意欠薪相结合,以重点行业巡查和重点行业申报相结合。建立健全监管措施,最大限度化解风险和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达到遏制欠薪的最终目标。
三、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增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素质,促进工作的规范化,正确理解适用法律的条文条款。全面掌握行刑衔接的基本流程、基本知识,做好案件调查和证据的收集工作,提高案件移送的质量和效率。
四、加大社会曝光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涉嫌恶意欠薪的犯罪案件,大力宣传国家打击这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切实发挥教育、警示作用,引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特别是农民工兄弟的工资。
五、根据县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调度会精神和蒙城县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大队已开展了预期工作,首先向全县印发了《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下一步将进入各个用人单位进行检查工作。
此外,县人社局表示,从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春节前,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组织开展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坚行动。今年10月底前发生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国企项目欠薪案件在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0年春节前及时动态清零,我县根治工作也在逐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