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丨我穿了一件假奢侈品,被笑了半年

2020-01-16     江苏莫愁杂志社

来源:末那大叔

ID:monadashu77

我的衣橱里有件大学的衣服。很旧了,一直没舍得扔。

印的奢侈品logo,是我爸在夜市几十块钱买的。

那段时间妈妈身体很差,掏空了家里绝大部分积蓄,吃食住行,能省就省。

我穿到学校一段时间,有同学暗戳戳地告诉我:“你的衣服是假货。

那天之后,我把衣服藏在了衣橱里,却被我爸发现了。他说:“没什么好遮掩的,你并不是爱慕虚荣的人。没钱不可怕,但你不能心穷,你得学会接受它。”

这句话我记了很久,也给了我“接纳”的力量。

后台经常有读者倾诉:生活难熬,很讨厌现在的自己。我的回答是:接受它、喜欢它、享受它。

在消费主义浪潮下,年轻人越来越不敢说“买不起”了。包包太贵,信用卡刷刷就有了;旅游太贵,先出发玩一趟再说。

以前很多人是月光族,现在都升级成月欠族了。

2017年《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中显示:中国近1.7亿90后中,有超过4500万人开通了花呗。相当于每四个里,就有一个在用花呗。

而到了2019年,数据显示:90后的债务与收入比例极高,人均债务超过了17433。

真正让人恐惧的不是没钱,而是虚荣和物质欲望。

在公司聊起怎么看待超前消费,有个姑娘说从来不会。“买东西量力而行,看着余额比较安心。”

电影《活着》里的富贵,原来是地主少爷,家底殷实。他顾着赌博,没钱就赊账,就拿家里的产业抵押。一夜之间,他把家里的房子输得精光。

花钱的时候别光顾着开心,多对余额掂量。厉害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不会贪图短暂的舒服。

通过“买买买”释放压力,性价比太低。通透一点,别在意别人的脸色,多在意自己好不好过。

领导最怕什么?不是下属做不好一件事,而是做不好藏着掖着,不懂得求助。

公司有个员工,他没有特别出众的能力。每次挑选的任务都不是最难的,奖金也偏少。

但是他一定就能将这项任务完成到最好,所有细节做到完美。

但有些能力出众的员工,总把目标定得太高。问他有没有什么情况,回答是:“没问题。”结果却是事情没做好,还给其他人留下个烂摊子。

自我认知明确是通透的表现。与其搞砸一件事情,不如将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到最好。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刻意放弃”。意思是,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有意放弃一些看似有利的机会,才能排除干扰,保持专注,实现收益最大化。

我从开餐厅到写书,有一个做生意的朋友,问我愿不愿意再进行跨界。他的项目很好,在业内也做到了很高的水平。

我考虑了几天,还是拒绝了:“感谢信任,但我不太懂,还是不麻烦您了。”

坦然接受达不到,不仅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负责。能做的事情有了横向的界限,才能将擅长的事情做得更好。

前几天北海爷爷发了一条抖音,火了。下面很多留言问我是不是富二代,家里有什么大产业。

其实一直以来,我从未隐瞒过:我的家庭是普通的工人家庭,没有出生就自带光环。我爸在直播的时候也告诉大家,自己是退休工人。

因为这些年我们始终相信:无论是怎么样的职业,都有其价值所在。

网上有一个10岁的女孩,因为妈妈是环卫工人而被同学嘲笑。

女儿没有觉得难堪,而是回怼:“没有我妈妈,哪来这么干净的路。”

这一幕,大概让每一个母亲都能感到欣慰。同样都是工作,从来没有哪一样工作是丢人的。

每个人都有被生活碾压的狼狈的时刻,谁又比谁高贵呢?

通透的人,能够正视每一份工作。尊重自己的劳动,也尊重他人的。

有期《十三邀》,陈冲对话许知远:“中国最好卖的一个软件是修图的,美图秀秀。现在一切都可以P图,失去了生活的质感。”

太多人都缺乏直面的勇气了,却忘了只有真实永不坍塌。

真正通透的人生是——拎得清,看得明,想得透。不会刻意去忽视自己的弱点,把自己硬撑得很完美。

更多的时候,是接纳包容自己的一切。还是怎么舒服怎么活吧,自在、真实一点。

最动人的戏,不是那些最完美的人生剧本。而是那些认真演绎自己人生的人。

原文作者:末那大叔,励志畅销书作家,抖音时尚父子,《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当当新书榜第一,私人微信:moshushu8

1

编辑:巴恬恬

校对:张秀格

审核:黄妍虹

莫愁大观园

有温度 有态度 有深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yf0tG8B8wMrh2LisA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