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在别人眼里有着加倍的幸福,但是,其实两个孩子的父母,也面临着诸多考验。比如,如何处理随着第二个孩子出生在两个孩子之间出现的嫉妒情绪,让他们更亲密、更友好的相处,这也是一门大学问。
作为天然具备“朋友”和“敌对”关系的俩宝,出现相互 “嫉妒”的情绪,这简直就是俩宝家庭的“家常便饭”。但是大家也不要觉得孩子出现“嫉妒”这种情绪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因为正是有“嫉妒”这种状况的滋生,反而能帮助两个孩子成长为更加宽容、独立和大方的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你的哪些不经意行为,可能会让孩子间产生嫉妒?如何科学、灵活处理才能让两个孩子的关系导向积极、友好的一面。
父母必须了解,每个孩子的嫉妒都是合理的
首先,父母需要在心态上对两个孩子之间产生嫉妒情绪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那就是:每个孩子的嫉妒情绪都是合理的。
为什么?因为不仅是孩子,即使大人面对不平等待遇时,也会心生怨恨,觉得不能理解,不公平。而对于大孩子来说也同样:凭什么我就一定要照顾或者忍让我的弟弟妹妹?凭什幺小的孩子就能拥有特权,而我甚至要放弃我基本的权利?这不公平。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与认可,如果其中一个孩子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父母更要保证每个孩子都受到重视。所以,我们首先要认可孩子的嫉妒心理,认可他们的坏情绪。孩子没有无缘无故的嫉妒,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坏情绪。
用“拥抱”代替“压制”
事实上,父母可能无法完全做到给予每个孩子同等的关注。这时你首先要做的是,认可孩子觉得被冷落而产生的坏情绪,孩子之所以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觉得被冷落而产生了不安全感,觉得父母或许不够爱他。如果强行压制孩子的嫉妒行为,可能瞬间能达到迅速收敛坏行为的效果,但是受到压制的嫉妒心,往往会造成更大更长期的精神创伤。你该如何做: 请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我这段时间确实照顾你少了一些,如果换作是我,我也会不开心,但是你不要担心,我们依然是爱你的。”这样即使并不能减轻他的恼怒和失落,但至少他知道你在倾听他的心声,会好受一些。
用“赞美”代替“责备”
当其中一个孩子因为觉得被冷落而表现出反常行为时,与其去关注和责备他的反常,倒不如尝试把注意力放在他优秀的一面上,用赞美他更好的一面,来赶走他的不安全感。权威儿童行为分析学家认为:“父母应将关注点放在孩子表现出色的方面,而对他错误的行为采取中立态度。孩子很有可能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用大量时间训斥反而会给孩子‘做错事能吸引你更多注意力’的暗示。”
两个孩子的嫉妒究竟来自哪里?
表现出众的那个孩子容易被嫉妒: 兄弟姐妹中如果有一人表现特别突出,比如在艺术或运动方面表现出过人的才智,Ta就是家里最耀眼的“星星”,光芒完全遮盖了另一个孩子,自然就会引起另一个孩子的不满和嫉妒
年龄小的孩子容易被嫉妒: 作为曾经拥有来自父母独享爱的大宝,当家里有更小的孩子到来时,Ta不再是唯一,需要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父母的爱,非常可能会心理失衡。再加上更小的宝宝需要父母更多时间的特备关照,大孩子就会对小孩子产生嫉妒。
不同性别间的嫉妒: 还有一种是因性别而产生的嫉妒,比如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会嫉妒男孩得到的宠爱。而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女孩也会得到更多的嫉妒,因为男孩往往不如女孩乖巧,面对让人挠头的调皮男孩,父母可能流露出对于女孩的更多偏爱。
尊重个体差异,拒绝横向比较
两个孩子难免竞争,作为父母,对孩子们的比较和褒贬越少越好。如果其中一个孩子不停地得到夸奖,这可能会加剧两个孩子之间的竞争。因为,如果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擅长做哪件事”,那他可能认为自己并不擅长某件事,而有自信心的挫伤,所以父母要避免作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你表扬孩子的优点,不仅可以增加他的信心,还能减少竞争。
给俩宝同等的关爱,不同的对待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和睦融洽的家庭关系,可以让两个孩子都有安全感。如果两个孩子都觉得得到了足够的温暖和关爱,那嫉妒发生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减少,两个孩子的关系也会变得更融洽。所以,父母在给予孩子无私的爱的同时,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不同需求,给他们同等的关爱,不同的对待。
为每个孩子留出“只属于我们”的时间
要让你的孩子感到受重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和他单独相处,而你和孩子同处时具体做什么其实并不重要。你需要确保和每个孩子都有私人空间,共同讨论并分享互相的感受。如果某段时间内你忙着每天带女儿去学乐器,不妨每天再花10分钟和你的儿子独处,这样他的心情也会好一些。你或者爸爸应该每周留出至少1个小时和儿子做一对一的活动,比如在公园里打打篮球。即便实在腾不出时间,日常出门的时候带着孩子也可以和他联络感情,你可以邀请他:“你想不想跟我去超市?我很希望我们一起出门,你还可以帮我挑好吃的食物做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