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景区一石雕装饰欣赏

2019-12-24   泰州小叟

陈家祠堂前筑有雕饰极为精致的花岗石月台,而月台装饰是陈家祠石雕装饰工艺之精华所在。它融洽了圆雕、高浮雕、减地浮雕、镂雕和阴刻等多种技法,栏杆柱头装饰采用岭南水果:菠萝、杨桃、仙桃、佛手等雕饰,用连续缠枝图案的表现形式进行雕饰。 又把双面铁铸通花栏板嵌入栏杆中,使呈灰白淡雅的栏杆在色调深沉的铁铸栏板映托下,对比鲜明,主题突出,极富装饰效果,充分体现广东民间工艺独到及精湛。聚贤堂前的月台是与聚贤堂连为一体的。它既伸展了聚贤堂的活动空间,又把聚贤堂衬托得更加高大宽敞,其装饰是陈家祠石雕装饰工艺的精华。



在陈家祠门前的广场上,便可见立有一对石狮子,造型生动活泼。石雕艺人采用镂雕的技法,在这对石狮子口中,雕刻有一颗可自如滚动的光滑石球,石球却不会滚出嘴外。石狮子自古就认为是瑞兽,可护宅镇邪,摆放门口两侧,雄狮脚踏石球,象征权利,雌狮则蹄抚幼崽,象征家族繁荣、子孙兴旺。


正门之外两旁,有一对抱鼓石,连同基座高达2.55米


正门之外两旁,有一对抱鼓石,连同基座高达2.55米,抱鼓石的鼓面光滑素净,两边雕刻有鼓钉、兽面和蝙蝠纹。石鼓基座上精雕细琢着日神、月神等题材的高浮雕图案,表达人们对享有自然神灵的崇敬,祈求他们的庇佑。此外基座上还刻有各种祥禽瑞兽、花卉果木等纹样,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进入到陈家祠内,可看见在聚贤堂前,有石雕月台栏杆,精美异常。望柱间隔一米多,排列在台基四周,柱间栏杆和望柱都镂空雕刻有连续缠枝图案及花鸟,望柱头上雕刻有狮子,是广东民间祠堂习惯做法,但正面的望柱头上雕刻的是杨桃、橘子、佛手、菠萝等岭南水果,雕刻精美,富有岭南风情,又寄寓陈氏子孙终年以礼果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虔诚敬意。这些石雕构思之巧妙,寓意之深刻,充分展现出岭南民间艺人匠心独运的精湛技艺。

檐廊梁架青石上雕出石雕花篮。“曾子杀猪”故事,镂雕造型逼真,纤细处宽度仅为3-4毫米。

檐廊梁架。艺人采用镂通雕为主并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在一整块坚硬的青石上雕出石雕花篮。中部“曾子杀猪”故事的镂雕造型逼真,最为纤细的“拉猪绳”位置宽度仅为3-4毫米。

整件石雕呈“弓”型,石雕上方刻有博古纹装饰,寓意吉祥如意;下方正背两面分别刻有蝙蝠、荔枝、葡萄和老鼠等图案,寓意福到门前、子孙满堂。

除了上面那三处地方,在建筑的台基、柱础、廊柱、券门、墙裙等石雕构件的应用也能看出工艺非凡。厅堂的檐柱和柱间的横梁用的都是石材,方形石柱,柱础石雕凿为多层不同式样石礅组合,柱上伸出的梁头雕刻了人物、动物,梁身雕满花草纹饰,梁上的礅托雕刻成狮子,檐柱之间,除了中央开间铺设台阶上下通行外,其余都设有栏板,上面浮雕表现有故事情节或 “八仙”等内容,每组雕饰都含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陈家祠石雕装饰代表着晚清岭南民间建筑精雕细琢,装饰华丽的社会风尚,但在有些石材构件上并没有过份雕饰,只是打磨光滑,把线条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既有装饰效果也不喧宾夺主,精雕细琢与简单装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岭南民间艺人奇思妙想和精湛技艺的有机结合。

陈家祠的精美,无论是今天主要讲述的石雕,还是其他的装饰艺术,都难于用文字完全描述出来,每个走进陈家祠的人,都会被陈家祠的精美所震撼,百闻不如一见,来走一走吧。

泰州小叟申明:部分文字和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