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招聘信息较多,不论是热门的公务员考试、还是其他招聘考试,机会多多。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则遴选招聘信息,此次遴选130人,具有2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2年及以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经历的人员均能报考。
符合遴选条件的记得在8月8日报名,并做好两学相关知识的备考准备,接下来,做几道教育基础知识题目吧:
1.【单选题】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人是( )。
A.老子 B.孟子 C.许慎 D.荀子
2.【单选题】在我国,最早把“道”和“德”连在一起的人是( )。
A.老子 B.孟子 C.许慎 D.荀子
以上两道题均是考查关于教育学相关词源的内容,这两道题乍一看很像一道题,广大考生在做第一道题时一般不会错,一看就会想到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人-一本书的相关内容,即孟子《尽心上》,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这个题考的是一个人,即教育一词连用的人,很容易选出孟子;容易出错的是第二题,第一眼很容易看成是和第一题一样,也容易选孟子,仔细一看问的是最早把道德连在一起的,不是教育,看到这里我们也会想到另外的一个人-一本书,也就是荀子的《劝学篇》,能够正确做答,故第一题选B孟子,第二题选D荀子。
3.【单选题】我国西周时期“学在官府”以及欧洲的“政教合一”体现了教育的( )属性。
A.历史性 B.历史继承性 C.永恒性 D.质的规定性
这道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教育的特点,一看题干的时候很简单的一道题,但看选项中A和B就容易混淆,做这道题首先要区分一下历史性和历史继承性这两个词的根本区别,历史性强调的是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性质、内容等的不同,而历史继承性强调的是不同时期教育的相关内容相同,即后一时期是对前一时期的继承,所以根本区别是不同和相同的区别,区分开这一内容后,再分析题干,就强调西周时期的特点是什么,强调的是西周时期的特点和别的时期不一样,这样一看就能给选出A历史性。
4.【单选题】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有了国家
C.学校的产生 D.创造了文字
5.【单选题】教育与生产劳动中第二次结合的时间是(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以上两道题单独出现比较容易选择,但是如果放在一起很容易混淆,两道题分别问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第一次分离和第二次结合的标志和时间,这道题要想正确作答,应该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和分离的相关内容捋顺清楚,根据我们学过的内容可知,教育与生产劳动第一次结合是在原始社会还没有学校,教育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中进行的,也就是第一次结合;到了奴隶社会开始出现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开,因此,第一次分离开始于奴隶社会的学校产生,到封建社会一直处于脱离的状态,到了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开始逐渐结合,因此第二次结合的时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到现代一直是相结合的状态,根据上述内容可知,第四题选C学校的产生,第五题选C资本主义社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