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新型职业农民代表性人物付村民摘花椒工钱2.5元本地区最高

2019-09-06   洛阳黑山

宜阳新型职业农民代表性人物刘振良的创业之路

2019年宜阳的规模化花椒产地丰收景象不断见诸网络,但是海拔高面积最大的当属凌云山庄刘振梁的花椒基地。更难能可贵的是到刘振良花椒基地采摘花椒的村民,可领2.5元工钱。用刘振良自己的话说;我赚钱了也想让乡亲们多挣点,2.5元一斤的采摘价钱,对辛勤一天的乡亲们来说挣一百来元不算多,很朴实厚道的语言诠释了刘振梁心系乡邻的高尚品德。所以摘花椒很多地方找工人难,刘振梁用不完工人,大伙都争抢着到凌云山庄花椒基地摘花椒。

刘振良1964年人,经历非常丰富,农民出身的他早年种过地、贩过羊皮、开过煤矿,也算是经历过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人世沧桑,在年近半百的岁月里,他又把自己的身份变成了农民,只不过他已经不再满足于二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了,他斥资包下了老家,也就是锦屏山后山、锦屏镇马庄村的一千多亩荒山,他要在山顶上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庄园。

从此经常天不亮,刘振良就和他的伙伴们就开始盘地挖窝、浇水种树,种下了一棵棵充满希望的花椒树,同时也在山上放养了五六千只鸡。他们2016年在树行间种下的花生、红薯都取得了大丰收。尽管每天很辛苦,但是振良说他现在过的是桃花源式的生活,他很知足,很幸福。每天拔拔草、锄锄地、喂喂鸡,很舒畅,他体会到了田园生活中的一种美感和幸福感。2016年秋冬因为刘振梁凌云山庄蛋天然品质好,被前来采风的网友称为刘庄主鸡司令,称“鸡司令”因为山庄的鸡很有“组织纪律性”,只要刘振良一吹哨子,整个四五千只的鸡队伍就马上集合,跟着哨子一二一的节奏,像部队一样出发了。后又经富美宜阳公众号头条号报道成了名副其实的“鸡司令”。

黄家岭上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海拔600来米,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再加上刘振良和他的伙伴们的精心耕作,使得凌云山庄的花椒枝繁叶茂,红薯硕大喜人,花生籽粒饱满,辣椒笑红了脸庞,土鸡欢快地遛弯2017年“鸡司令”刘振良又迎来了他创业史上的又一大收获。2017年11月11日,在洛阳市第八届红薯擂台赛上,来自全洛阳市100余家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报名参赛,最终经过激烈角逐,刘振良的红薯以单块重量17.8斤,荣获一等奖,宜阳深山鸡司令荣膺“洛阳红薯王”。

为了熟练掌握花椒生产管理技术,刘振良凭着自己的一股子钻劲,向专家学,向种植大户学,向书本学,还专门跑到陕西韩城请来花椒专家到自己的地里现场指导,三年来硬是把自己从一个花椒产业的门外汉,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花椒专家”。2018年凌云山庄的500亩花椒到了挂果期,红果绿叶的花椒分外娇艳,黄家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的大红袍花椒皮厚肉丰、色泽鲜艳、香味浓郁、麻味醇正,是花椒中的极品。在2018年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洛阳展会上,凌云山庄花椒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2018年9月13日,在宜阳县农民工返乡创业颁奖大会上,刘振良获得了返乡创业农民工一等奖。

2019年是刘振良在黄家岭上种花椒的第四个年头,黄家岭海拔高,温差大,气候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作物长得好,草也长得不赖。如何除草,成了刘振良的心头病,为了保证花椒品质,不能打灭草剂,每年除草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不!爱动脑筋的刘振良就又想了一个新办法——巧用“鹅工人”,养鹅除草。

鹅,这种家禽主要以草为食,什么刺芥、抓地龙、老老葱,统统都是鹅的美食。刘振良算过一笔账,按一个成年鹅每天进食一斤草,100只鹅就是100斤,这样四五百亩的花椒地就不用人工再去除草了,鹅就把草吃的干干净净,同时还捎带着把地里害虫给吃掉了,鹅粪还可以肥田,真是省工、除草、除害虫、肥田,一举四得,同时也为刘振良的有机花椒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刘振良现在不仅是凌云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宜阳县花椒产业协会的副会长,他要用黄家岭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先进的花椒管理技术打造凌云公司精品花椒生产区,从而引领宜阳县7万亩花椒生产的发展潮流,为宜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刘振良的创业进行曲伴随着艰辛,伴随着汗水,也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他从宜阳深山鸡司令,荣膺洛阳红薯王,到宜阳农民工创业大赛冠军,再到花椒产业协会的副会长,可以用一路风雨一路歌来形容。同时刘振良的创业之路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宜阳农业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刘振良式的农业产业带头人,需要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汗水,更需要他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