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两只老虎》后,我越来越喜欢葛优

2019-12-08   书筋巧谈

当得知葛优与乔杉二人一起出演《两只老虎》时便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喜剧。但是葛大爷似乎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喜剧人,看他的影视剧,总会让观众们在笑点中找寻意义,这一次,亦是如此。看《两只老虎》之前,便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总觉得葛大爷一定不会让观众失望,果然,看完电影之后,张成功与余凯旋二人之间的纠葛成了我陷入沉思的起因。葛优是真的走进了张成功的人生中,用自己的皮囊嵌入了张成功的灵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虽然落魄但依然聪明的成功企业家的角色。这一次,葛优真的再次成功了。

张成功:强势的受害者,浪荡荒唐却不失糊涂

张成功,人如其名,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但是他的成功仅仅限于事业上面。在生活当中,他只是一个浪荡的人,过着荒唐的人生。张成功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来源于余凯旋,一个为了金钱而绑架他的“坏人”,也是一个救了他一命的“好人”。这个角色本身是非常矛盾的,他就像是外人眼中最“矫情”的那一类人,明明有着最成功的事业,光辉亮丽的外表,但是却不快乐。或许葛优也是这样觉得的,但是他懂他,葛优知道张成功心中的那几份遗憾来源于何处,他也明白张成功内心的痛,他理解他,所以他将他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张成功被绑架时一点儿都没有害怕的样子,反而是指使着余凯旋做这做那的。这种戏剧化的呈现就像不是张成功自己被添了麻烦,而是余凯旋自己绑了个麻烦回来。关于赎金的问题,张成功与余凯旋展开了商量,说白了也不是商量,而是分派任务。落入绑匪手中,却依然不慌不忙地想着怎样好好利用这个愚蠢的绑匪。

看完《两只老虎》后,我越来越喜欢葛优

这个角色其实很会,很会用人。他把自己荒唐的人生剖析出来一部分,展示给余凯旋看,但又时刻保持清醒想着为自己交换条件。看着影片中葛优与乔杉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对白,就像是在看一个小品,两个不是完全纯粹的好人与受害者,两只缺失了生命中一些必需品的老虎,其实都很可怜。

不着调的葛优,对于生活却保持着一颗诚恳的心

冯小刚曾经评价葛优时说过“他是一个可以一本正经地演一个非常不着调的人,说着不着四六的话,但他的态度是,好像很诚恳”。好的演员,必然都是非常诚恳的。而葛优的诚恳从来都不是直接展示出来,而是透过一个又一个荒诞的小人物,一段又一段不着调的台词,缓缓地渗入你的心中。葛优最不着调却又最出圈的是一张表情包,出自于《我爱我家》中一张躺在沙发上的剧照,观众们为它取名“葛优瘫”。

这是一张颓废气十足的照片,你多看上几秒钟便会明白,葛优躺在沙发上那种生无可恋的表情,是很多人内心深处所渴望的。在这个呼唤人们要不停奋斗的社会中,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面颓废,准确地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这是一个不着调的葛优,一个充满着颓废气息的葛优,让人一眼看过去就不想努力的葛优,但其实,这才不是完整的他。

葛优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他的幽默,他的接地气。很多时候葛优的梗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看他的的戏演了就像不是在演一样。他的贫与逗就像是你身边切切实实存在的一个小流氓一样,特别真实。每当葛优认认真真地说着一些浮夸的台词,一本正经的表情,不咸不淡地就可以让观众们捧腹大笑。这种认真的幽默是葛优的喜剧,也是他最有意思的地方。

把自己放得无限低的葛优,从来只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戏子

很多时候,葛优演的都是一些小人物,有痞子,也有混混,还有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那么一类人。但他的表演完全不浮夸,他总是能够很完整地展现出来每一个角色的每一个方面。他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将一些荒诞的角色变得特别真实,变得接地气,就像是冯小刚所说,他有一种可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本事。很多人都说自己不是明星是一个演员,而葛优却直接说自己是一个戏子,只为了取悦观众的戏子。他不喜欢别人把他当作一个喜剧演员,他认为每一个可以逗笑别人的角色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是有自己的内在的。

葛优总把自己放得无限底下,在他演《顽主》的时候,他自嘲道这是“一群歪瓜裂枣上了台面”。他不是一个自信的人,就像是演的很多小人物一样,他也有着自己的不自信,所以,如何“讨好”观众是他一直都在摸索的事情。后来,葛优凭借少有的一个悲剧角色——福贵让自己得到了戛纳影帝。作为亚洲第一个戛纳影帝,他并没有任何的自傲,依然保持着那份谦卑与诚恳。在拍摄《卡拉是条狗》时,为了知道真正工人的生活是怎样的,葛优特意跑去工地上面观察工人们是如何走路的。在观察模仿了几天之后,他已经完全融入了里面,当记者前去探班时,都没办法从一堆工人当中认出来他。

葛优对于每一部戏都十分认真,他会因为琢磨一个角色而搞得自己常常失眠,据他所说,曾经有50天中有45天必须依靠药丸睡觉。而这一切他只是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就当是为观众受点苦呗”。这就是葛优,一个看起来没有个正形的葛优,但他却有着满腔的诚恳,他有多少,便会给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