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先天原生家庭不是堕落的理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2020-04-10   书筋巧谈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重生》作为《白夜追凶》的姊妹篇也是迎来了结局,最后那个开放式的结局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在一定层面上也是情理之中。主角秦驰最后生死并不清楚,但从很多人的表现上应该是牺牲在那个西关大队经常团聚一起玩乐的烧烤串吧。回忆起剧情最引人深思的还属其中的家庭关系,对于很多人来说原生家庭一直是他们心里的伤疤,但是这一块伤疤不应该成为自己人生的阻碍,甚至是成为自甘堕落的理由。“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曾经广为流传的话语,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我们能做更应该是将其成为成长的动力,奋力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娄颐的下跪“求着”儿子自首,缺乏爱的温暖换来的将是无休止的“炼狱”

虽然网友对于这一段剧情还是印象颇为深刻的,有着不少人对于剧情的不严谨表示不理解,但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否认这段剧情背后展现出来的现实。还记得娄颐卑微地向自己的孩子下跪的那一刻,让多少观众感到痛心但又感到可笑,确实一切都因娄颐而起,因为她对孩子的不管不顾导致了成长初期缺乏家庭的照料。这个白发苍苍的遍布皱纹的老母亲最后选择了死在自己孩子的手上,虽然有些可惜,但也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与其放任孩子继续胡作非为,不如决绝地自我结束。

原生家庭的悲哀不仅仅限于缺乏教育的普通家庭里,在这些高知识分子的身上依然适用,本以为受过良好的教育的她们会在教育孩子上有着自己的理解,可实际上却是对孩子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她们的自我觉悟很高,这对于社会来说是好事,但年少的孩子并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平日里工作繁忙很少或者是是几乎没有时间回家陪伴孩子,就连孩子的过生日都是已然忘记。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工作态度换来的是范凯一次又一次地出入一些未成年人不该去的不正当场所,并且在这一段时间里染上了恶习。当路铭嘉查到其人生履历的时候都极为震惊,相比于他而言自己的人生宛若白活,戒毒所、打架斗殴、赌博贩毒应有尽有。

剧情到达最后,娄颐这位年迈的老人也是泪眼婆娑着仰望着昔日自己没有好好管教好的孩子,但已经到了这时候后悔又有何意义呢?不得不说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过于巨大,在娄颐忏悔的时候估计很多观众也是有着共鸣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对于爱的温暖的需求要远超过对于知识的渴望,缺乏爱的温暖招致的将是后半生无休止的“折磨”。一次又一次在她人的身上寻找着父母的影子,在身边上的言行之中感受从未有过的爱的呵护,最后一切破碎却从未发觉自己已经置身于“炼狱”之中。

陈蕊,她也曾想有个安稳的家,可失去的却再也回不来

可曾还记得那个一开始就对秦驰大打出手的瘦小的“杀手”,那双混沌的双眼里充满着仇恨与不屈,望着她苍白的面庞竟然有些许可怜,似乎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一样。虽然前期赵今麦的表演还有所欠缺,但到了后期慢慢融入进剧情里就感觉没有那么的突兀,甚至有几段剧情还被这对呆萌小萝莉和冷面杀手大叔圈了一波粉。从最开始父母死后仅剩的亲人哥哥也死于西关大队之手的满脑子只有复仇,再接着在与秦驰这么长一段时间的相处下来发觉警察或许也没有那么讨厌,最初复仇的动机也开始变得迷茫起来。

之后两人的关系逐渐走向暧昧,甚至是让秦驰出任自己的临时家长,但也就是那一次提起了陈蕊的伤心事。两人因为家教问题产生了争执,陈蕊的那一声大吼吼醒了多少在迷途之中的少男少女们,“你没看过我的档案吗?我父母早就死了呀”,吼完之后紧紧地咬住嘴唇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泪水疯狂地在眼角边打转。

当评论里都是大片的谩骂陈蕊三观不正、恩将仇报以及对于他人的爱当作理所当然的时候,何曾想过这个还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早已经没有了双亲能够坚强活到如今都是哥哥的含辛茹苦把她养大。原本应该在最美好的年纪忘掉这些不开心的种种,让自己的童年多一点快乐少一些悲伤,可是真的可以做到吗?眉宇之间的愁云惨淡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年少的陈蕊,那个曾经向往的美好的家,早已经回不去了,那些逝去的亲人也是再也回不来了。

为了摆脱原生家庭的光环拼命努力的路铭嘉,他从未失去再次向命运抗争的勇气

如果说前两个都是悲剧,那么路铭嘉的人生就像是个喜剧但却是自己并不喜欢的喜剧。在剧中最为干净而且明朗的角色应该就当属路铭嘉了,他是最典型的在父母溺爱下长大的孩子,而这样的原生家庭带来了不少的积极影响,但也带来了很多困惑。因为他是警察局局长的孩子,所以他所取得的成就在别人的眼里都仅仅只是理所应当,虽然很多人都在表面上对其恭恭敬敬,但有多少人看到背后的冷嘲热讽发。

常年在路局的庇护下,路铭嘉逐渐失去了自己成为一名警察的初衷,而这一点也让路铭嘉十分地恐惧,于是他主动请缨成为失忆过后秦驰的助手,因为失忆了之后秦驰并不会关心他是谁的儿子。有时候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就是这么的奇怪,有着积极影响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路铭嘉用自己的一生向命运说“不”,在他的眼中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应该由自己决定。

你若自甘堕落,谁来为你坚强;自我的救赎理应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很大程度上童年时期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方式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择偶标准、择友标准,甚至影响孩子的人生走向。如果在成长阶段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是家暴,那么很大概率自己接下来的夫妻相处模式也是按照父母的模式来走。但真要是这样,所谓的原生家庭的问题也就得不到根治,只能是一代接着一代的延续,要想彻底摆脱苦恼就应该从自己做起,向自甘堕落说不、向家暴行为说不,从而正确地处理好家庭关系、经营好每一段情。

原生家庭所决定的仅仅只是童年时期的生命质量,而最后自己的人生走向掌握在自己手中,原生家庭的悲哀不应该成为自己拒绝成长的理由,而更应该成为自己奋力冲刺的“勇气”。或许现在很多的观点都是几次三番地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可是事情已经发生,埋怨什么已经无事无补,能做的只有让接下来的日子过得更好。成长是一场漫长的旅行,父母只是后面添加燃料的加油站,燃料的好坏与父母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就算燃料不好也不影响最后到达更明亮的“远方”。

曾经有一首歌《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动,还有谁能够帮助你成功”,自甘堕落的人是被社会所厌弃的,社会需要的是就算以前再苦再累也丝毫不曾放弃坚强活下来的人,这一场自我救赎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家,是最温馨的港湾,哪怕回家的路上狂风暴雨,哪怕路途艰辛山高水远,也要永远铭记家最温暖的那一面。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相信爱的温暖会重新到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一切到来之前做好改变来迎接这一场“救赎”,用自己的双手去书写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