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扰:明明自己学习已经很努力了,可为什么就是不见成绩提高。你可能妒忌学霸比自己学得少,还比自己考得好。其实不是你学习不够努力,而是你不会管理时间,学习效率低下。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一下时间管理的诀窍,让你愉快学习轻松超越大多数同学。
1、学习读书1小时,不如55分钟
在商场或超市大家经常会遇到减价活动,把原来1千的商品降价为1980元后,大家都在抢。对于学习在心里上也是一样的,规定1小时我学习时间,可以缩短为55分钟。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并且在心里上感觉时间并不长。
2、每天要学习多久,才算是有效的
有段时间流行“四上五落”的说法,就是如果想考取名校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能超过五个小时,反之就不会成功。可是对成功的学生调查结果却是,他们每天都几乎会睡8个小时左右。
中学生在家有效的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到四个小时,无法集中的学生两个小时就到达了极限。中间可以休息一下或做点别的事情缓解一下,如果继续下去不但没有效果,时间久了反而会形成厌学情绪。
3、每科应该学习多久适合
假如一个科目需要学习5个小时,那么是一天学完好,还是分成5次每天学习一个小时好?
当然是后者要比前者好,实验证明后者的效率比前者要多30%的效率。学习其实和吃饭一样,你不能把一天三餐放一起吃,必须要间隔和休息分次完成,这样效率才能达到最高。
4、吃饭前或后学习,效率会很低
饭前其实是一天当中学习效率最低的时候,因为你的心就不在学习上。从人的生理角度讲,饭后身体的器官都集中在消化食物上,而且人会有一种惰性,在这个时候去学习效率能好么?
5、合理利用睡前学习时间
很多人对于睡前学习的效率都非常的认可,只要能很好地利用起来都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需要记忆的知识学习,都能记忆牢固不容易忘。
睡前学习和记忆知识,在睡觉以后大脑处于休息状态,记忆的知识不会受到干扰而会从在很长时间。在第二天再快速浏览一遍达到巩固的效果,这样你在前一天睡前学习的东西就很难忘记了。
对于时间的管理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得到的结果就会不一样。所以大家在学习以上内容时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灵活应用,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率。可能有的时间是你之前没有的在使用的,如果你想开始新的计划,那就是在培养自己的一个习惯。刚开始可能会没有效果,但是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就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感谢大家阅读本文,如果我的方法对你有帮助,那就请你转发给更多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