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天使逆行,勇挑重担山西再出征!2月22日10时46分,G698次动车从太原南站驶出,向着武汉方向逆行而去。搭乘这列动车的,是我省第13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30名医疗队员。至此,我省已累计派出13批、1505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出征仪式现场
此次出征的30名队员,主要是影像技师医疗队员,分别由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太钢总医院等委直和太原市的17家医院抽调而成。这也是我省派出的首批影像技师医疗队,他们将在武汉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胸部CT影像,是目前诊断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负责CT影像的影像技师,也因此被称为战疫“前哨兵”。在此次出征的30名“前哨兵”中,不乏“90后”的身影,他们带着“90后”的青春和光亮,冲上战疫最前线,与疫情搏斗、为生命拼搏。
“正是因为我最年轻,就最应该我上!”
——马腾宇,22岁
山西省人民医院CT影像科影像技师
马腾宇
“我宣誓,我将勇于担当,不负重托,用生命守护生命,坚决完成任务!”出征当日的太原南站,30位医疗队员誓言铮铮。22岁的马腾宇站在队伍中,目光坚定、信心满满。
出生于1998年的马腾宇,是本次出征湖北的“逆行天使”中,最年轻的一位。“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正是因为我最年轻,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也没有后顾之忧,就最应该我上!”2月21日17时10分,马腾宇正在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协助筛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工作间隙,接到了第二天出发驰援湖北的通知。
连夜收拾好的出征行囊
“没有想到自己也能有成为支援湖北队员的机会,很幸运也很骄傲!”马腾宇说,我省之前派出的12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均为医生和护士,并没有派出过影像技师。 作为我省派出的首批支援湖北影像技师,马腾宇坚信,自己一定会不辱使命、凯旋而归。
“等到了武汉,再告诉父母。”
——卢伦,27岁
山西省肿瘤医院核磁CT室影像技师
卢伦
10时35分,距离列车发动还剩11分钟,27岁的卢伦坐在窗边,拿着手机与同事一一告别,却迟迟不敢和父母按下通话键。
“怕他们担心,就没敢说,等到了武汉再告诉他们吧。”此次支援湖北,卢伦没敢提前告知父母,只告诉了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她也是医务人员,所以明白这是我们的担当与职责,必须勇往直前。”卢伦说,从疫情爆发最开始,自己就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时刻准备着出征战疫最前线。
出征的行李箱上,系着代表平安的红丝带
出征前,科室同事拿着给婴儿理发的剃发器,帮卢伦理了一个新发型。“和使命、生命比起来,发型真的不重要。”卢伦说,从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多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来看,CT影像和核酸检测一样,都是有效诊断及筛查新冠肺炎的重要标准。
10时46分,列车缓缓发动,卢伦暗下决心:到武汉后,作为操作CT影像的一线临床影像技师,自己一定会当好“前哨兵”,用最精确的影像诊断,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打赢战疫!
“只要祖国需要,我就会义无反顾冲上前。”
——王海生,28岁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 CT室影像技师
王海生(右)
一个装得满满当当的背包、两个30寸的“超大号”行李箱、四个装满各式防护装备的纸箱……这是王海生出征湖北的全部行囊。他来来回回搬了3趟,才把全部“家当”搬上列车。
来回3趟,王海生才把所有行李搬上列车
“都是同事们昨天连夜给准备的,有零食、防护服、消毒液、纸尿裤、必备药物等等一大堆。”2月21日下午,正在上班的王海生接到了驰援湖北的通知,科室同事立刻忙碌起来——有人去领取防护物资、有人前往超市采购生活用品、有人拿来剃须刀和医用剪刀帮忙理发……“大家都比我还忙,拼命给我买东西塞行李,满满当当装了几大箱。”此次出征,王海生也给前几批已经在湖北展开医疗援助的同事,带了不少防护装备。
王海生(右)与同事击拳为誓
这满满的装备,也给了王海生满满的必胜信心和决心。“全国上下所有的人都在努力,我相信只要武汉需要、祖国需要,所有人都会义无反顾冲上前。”坐在出征的列车上,王海生与身边的战友击拳为誓:“召必至,战必胜!”
列车向武汉方向驶去
截至目前
我省已累计派出13批
1505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愿每一个逆行的你
都平安归来
来源:山西云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