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某幼儿看护点园长语出惊人:我学的是养天鹅的技术,不养猪

2019-11-15   荼然笑了

  【幼儿园教育歧视】

  昨天小编看到一个视频,视频中是西安某幼儿看护点园长语召开家长会议的发言,言语抑扬顿挫,言语内容让人气愤不已,网友评论:这样的教育者能教育处什么人?

  西安某幼儿看护点园长视频具体语言内容

  我的老师是幼教界的龙头,我跟他学的是养天鹅的技术,我不会养猪。

  我可以办非盈利,但是我不能办非盈利普惠。

  街道办找我谈的,幼儿园要分流,你们可以接受多少孩子?我当时的原话是“一个都不要”。

  不是我瞧不起农村人,你比如说打工子弟的、卖菜的、卖鱼的,我沟通不了,我跟他们真的沟通不了。

  所以我说,如果我降到1200,就会有批量这样的子弟进来,因为门槛低了,然后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身边会面临着什么卖菜的、卖鱼的然后接下来就是鱼龙混杂就开始学。

  以上就是视频的语言内容,小编不禁感慨:原来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活在了现实的世界里。

  网友评论:

  1.家境贫寒,连受教育的权利都没有吗?

  2.这种素质不配为人师表!

  3.你祖上往上数几辈,你不是农村的吗?农村的怎么了?农村人比你优秀。没有农村人,你吃的住的喝的都是什么?

  4.把孩子交给这样的人太危险了,这简直就是人渣。

  5.瞧不起谁呢?卖菜的卖鱼的不见得就比你家孩子素质低!

  6.老师教书育人的,连最基本的沟通都不行还怎么做老师呢?这不是给教她的老师打脸吗?

  7.她说的可能不好听,但是现实就是这样。

  处理结果:视频当中这名姓崔的女子,是某教育企业的项目负责人,主管这家看护点。因为发表不当言论,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已经被公司解聘。

  【非全日制研究生受到就业歧视】

  在HR眼中,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

  有没有很心塞,尽管非全日制学生能考取研究生比全日制研究生的付出要多很多,尽管他们也发表了很多学术类论文(写论文文献资料搜集用中教数据库;论文格式整理有中教数据库的智能论文写作辅助工具;论文投稿中教数据库学术平台上一键选刊和一键投稿的智能投稿系统),但是在实际的就业中仍然得不到公平的对待。

  为什么会这样?这主要来源于人们对“非全日制”的偏见,因为招收“非全”时分数低,非脱产读书,学不到知识,不脱产搞科研做不成事;不了解“非全”的人认为:“非全”生等于本科生,或者“非全”生等于在职研究生。

  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非全日制学历歧视还普遍存在,另外在研究生生圈也有着专属于研究生的学历歧视链:学硕>专硕>非全=本科生。

  招聘单位对此有自己的一套回答:我们并不是只看学历,我们也更注重能力,但是我们在没有合适的方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情况下,那么他学历的就是招聘录用的唯一标准。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单位将应聘者的学历与能力划成了等号。

  怎么办呢?其实只要高校就坚持人才培养标准,严把毕业生的质量关,不论宽进还是严”,都行做到“严出”,那么所有的毕业生就能得到社会的统一认可了。

  【教育机构歧视】

  在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中,有一条无法打破的地域歧视链:北京>上海>广深>其他新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

  有人说北京才是正经的教育中心,为啥这样说呢,因为北京有92所高校、305所中学,这就是资本。

  有人说上号也不错的有着64所高校和249家中学,但是就因为在数量上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差距,也只能屈居第二。

  有人说在北京的教育机构能安然生存下来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证明,毕竟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所以有人把教育机构作出以上排序是有一定道理,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新一线城市或者二三线城市就没有好的教育机构。

  【总结】

  相比于教育歧视与不公,歧视教育更应受到每个人的关注,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力所能及改变的,从幼儿园教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