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德阳4月3日讯(罗霞 肖兰兰 文/图)2020年3月底,德阳市黄河路小学校开展了别具一格的数学教研周。由数学组6位骨干教师以网络联播教研课为契机,凸显在网络冲击下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后期复课后教学模式做一个抛砖引玉。
罗霞老师直播课是一年级的《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罗老师以学生看得见的抱抱熊为引线,贯穿整个课堂。从线下学习的成果汇报入手,逐步发现学生在利用微课的学习中没有落实的知识点,点播易混淆之处。不断追问,层层剥茧,反复突出计算本质----算理。多种形式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及时肯定,也不断指出不足之处,让课堂评价十分具体。细节的雕琢,激情的感染,环环相扣的结构,层层深入的引导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肖兰兰老师联播了一年级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开课前由于网络的原因,终止了直播后再开启。网络卡顿是目前线上教学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是肖老师的巧妙的把这一偶然事件转换成了激励学生的教育契机,她把开启两次直播说成是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赛同学进入直播间的速度,让孩子充满着竞争的激情。整堂课,老师以知识点和课堂检测相融合,及时发现学生回复中不同答案,让这“不同”在不断的思辨中开出智慧之花。
邹家富老师联播了四年级的《加法运算定律》。“空中课堂”让老师们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在这一本教材、一个练习本、两支笔、一部手机仍能把空中课堂搞得“风吹斗转”。邹老师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在多个数学活动中去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去感悟数学,经历观察—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归纳出规律,实现了运算律从概念到运用的认识的飞跃。
欧小丽老师直播了二年级的《有余数的除法》。开课的微课学习要求就让老师们眼前一亮。欧老师把要求写得特别明了,并标注出关键词语,学生连麦重复要求。只有明确的目的,才能更有效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课中,先采用同一算式的横式和竖式对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横式中的数在竖式中的位置,特别点拨了余数的书写。在进行有余数和无余数的算式对比,来深入理解余数,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整体感受。简洁明了指令,指向明确的评价,润物细无声的数学思想的渗透,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多途径的师生互动等让整节课长时间的环绕在听课老师的脑海。
李平老师联播了五年级的《容积与容积单位》。李老师在上课之前充分利用家庭生活资源,目标明确的安排学生去容积,感受容积的大小,体会容积单位。让线下学习为线上学习做好铺垫。开课让孩子谈自己对容积和容积单位的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的汇报,调整教学重点,把学生有混淆、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讨论,和同学探究,而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就简单带过。整个课堂都是生活场景中提炼出来的数学知识,亲近学生生活,同时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凸显因材施教。
曾冬梅老师联播了六年级的《圆柱的体积>>。曾老师那婉如春风般温暖的声音让听课师生顿时放松下来,沉浸在这春天里。老师从生活事件出发,感受生活中数学现象,经历从问题---猜想---验证—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凸显数学体验、数学生活。规范的书写示范,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启发式深入追问,不断的反问,去伪存真的练习等让整个课堂几紧张又和谐。
通过这次教育周活动,几位骨干老师都是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模式的试探者,起抛砖引玉之用,让复课后的教学更能针对性,在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上先迈出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