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富新镇:“四化联动”防疫情 招招都是“杀手锏”

2020-02-20   德阳新闻联播

四川新闻网德阳2月18日讯(王平 文/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绵竹市富新镇党委、政府整合各方力量,开展全面摸排,加强宣传力度,实行群防群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四化联动”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不留死角。

一,构筑体系+激发活力 指挥体系建设更加行政化

用“指挥棒”凝聚力量,激活一池活水。疫情防控期间,工作量的巨大,离不开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富新镇成立了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组建了疫情防控、技术指导、舆情控制、宣传引导、防疫消毒等11个工作组,实行“每日例会”“问题报告”“每日责任清单”制度,将责任明确到部门、精准到个人,发出战斗命令,构建强有力的指挥体系。

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该镇加强对上对下接口沟通联系,完善人员调配和工作机制,实现疫情防控指挥体系精准有序高效运转。

积极完善的指挥体系建设,在组织的领导下,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迅速深入一线开展联防联控、排查摸底、宣传动员等工作,展现出党员干部“走在前、作表率”的风采,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真正使每名党员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

二,绝大多数+关键少数群防群治防线更加社会化

如何将疫情防治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盯紧“绝大多数”,教育引导群众,让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加大对疫情的预防、治理、宣传。

富新镇通过建立健全村(社区)的疫情监测、预防、治理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同时针对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利用村村通广播、车载喇叭、微信、微博、视频等一系列接地气的创意方式,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榜样力量,让防控知识得到有效传播,让老百姓真正从内心深处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将疫情防控工作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在紧盯“绝大多数”的同时,富新镇还聚焦“关键少数”,运用“雪亮工程”助力监管,居家隔离人员主动做到“4个报告”、“1个依靠”,及时报告隔离人员“在哪里、干什么、需要什么、想什么”,依靠镇村组织解决问题,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关怀慰问工作,在群防群治社会化的同时,筑起不留死角、不漏一人、抵御疫情的防控三,“一张网”。搭建平台+畅通渠道 各方力量合作更加协同化

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协同机制,实现多种力量的无缝衔接。为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需求,搭建防控期间宣传工作、舆情监测、生鲜宅配,志愿者服务、复工复产等工作平台,激活社会各界的内生动力,凝聚社会力量。

该镇对各界人士捐赠的物资、钱款等按照“分散采购、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的原则,将有限的资源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优先一线人员,畅通渠道、物尽其用。

四,充实力量+探索规则 医疗卫生工作更加专业化

为确保一切疫情防疫工作有序不紊推进落实,全镇辖区的绵竹第二中医医院和绵远卫生院牵头,做好体系和流程的梳理,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医院专业人员对镇村干部、驻镇单位负责人、乡村医生等一线工作者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培训,使与会人员掌握防控基础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在镇卫生院的牵头下,各村(社区)卫生室乡村医生、家庭医生按照相关流程和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在卫生防疫工作的整体推进过程中,总结形成了针对村(居)民、企业复工复产人员的有效跟踪体系和监测流程,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管理道路,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

“四化联动”工作制度,这是富新镇疫情防控工作放出的“大招”,通过此举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精准施策,打响了一场联防联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