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化年—国际文化交流范例

2019-10-19     河北综合广播

2004年10月10日,中法文化年的“法国文化年”活动在北京故宫拉开帷幕。

“今晚,中国人民和法国人民心心相印。”

当法国电子音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以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出这句话时,他的眼睛里泛着光彩。这一刻,这位第一个把电子音乐带到中国观众面前的法国电子音乐演奏家,无疑是让全世界音乐家羡慕的人:他赶上了中法文化年的好时光,这使他时隔23年后重新踏上中国土地。

两次的感觉是如此不同。“20年前,我们就像是乘坐飞船在火星上演奏,而中国观众也像是在看外星人一样。”他说,与上次不同,此次音乐会的筹备,是靠中法两国技术人员、艺术家的紧密合作。

这就是文化融合的力量。

让•米歇尔•雅尔紫禁城音乐会拉开法国文化年的大幕

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是两个拥有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

1999年和2000年,江泽民主席与希拉克总统在互访的时候共同确定举办中法文化年;2001年4月李岚清副总理与法国外交部长韦德里纳签署了关于互办文化年的《会谈纪要》,双方商定: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文化年。

中国文化年海报

2003年10月,“中国文化年”率先在法国巴黎金门宫开幕,并先后在法国各地推出了300余个文化项目,涵盖文学艺术、教育、科技、体育、民族、旅游等众多领域,可谓异彩纷呈,好戏连台,在法国形成了新一轮的“中国热”。正如法国总理拉法兰所说:“中国文化年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了法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让法国人民认识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而时任中国文化部长的孙家正则说:“当置身于7000余名华人华侨在香榭丽舍大街盛装游行的热闹场面,当站在为中国春节披上红装的埃菲尔铁塔脚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2003年11月21日,中国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巴黎演出。

第二年,即2004年10月,一直被法国媒体称为“热爱中国”的希拉克亲自参与的法国文化年,也在中国举办了多场大型展览及演出活动,如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法国时尚100年、法国电影节、巴黎交响乐团巡演等。

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

敲黑板

2004年大事记

1. 2月8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中共中央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 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首次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同时,《宪法》还首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

3. 3月24日——冯锦华、张立昆等7名民间保钓人士首次成功登陆钓鱼岛。

4. 4月14日——中国首条大容量欧亚陆地光缆网络开通。

5. 7月28日 ——中国在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建成。

6. 8月15日——中国绿卡制度正式实施。

7. 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

8. 11月15日——我国目前运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正式启动。

9. 12月5日 ——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客运正式开通。

10. 12月25日——《反分裂国家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LWS4W0BMH2_cNUg6W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