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乱世开局,汉室刘姓诸侯势力占据天下之半

2019-12-15   吟风社

东汉乱世开始之初,除了以董卓为首的凉州军阀,以二袁为首的世家军阀,最为强大的便是汉室宗亲的刘姓诸侯,他们各据一方,全盛之时,占据天下之半。

刘焉

刘焉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在汉灵帝年间,刘焉提出“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的建议,这个建议被汉灵帝采纳,史称废史立牧,这个举措造成地方权力大增,汉王朝中央集权旁落,至此一发不可收拾。刘焉也因此得以入主益州,对内休养生息,平定赵韪之乱,对外安抚张鲁,结好中原,带甲十余万。两传至刘璋,于建安十九年(214年)为刘备兼并。

刘焉

刘虞

刘虞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也是汉末群雄中官位最高的一个,官至大司马、太傅,于中平五年(188年)被封为幽州牧,对内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对外结好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深受民众和各族爱戴,期间曾拒绝袁绍劝其称帝的要求。后公孙瓒与其政策相悖,又多次侵扰百姓和抢劫刘虞赐给各族的物品,刘虞忍无可忍,于初平四年(193年)亲率十万大军讨伐,但由于刘虞“兵不习战,又爱人庐舍”,被公孙瓒抓住时机一举击破,兵败身死。

刘虞

刘表

刘表和刘焉一样,也是鲁恭王刘余之后,汉末名士八俊之一。于初平元年(190年)被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刘表单骑前往,重用当地豪强蔡瑁、蒯氏兄弟等人,铲除荆州宗贼五十五人,成功上任。之后十数年时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刘表采取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的政策,先杀孙坚,又常抗曹操。建安三年(198年),刘表击败遥应曹操的长沙太守张羡,使自己辖地“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成为南方最强大的诸侯,两传至刘琮,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为曹操所灭。

刘表

刘岱

刘岱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虽然是关系极远的一支,但出身很不错,他的爷爷是著名学者,父亲担任过太守,伯父官至太尉,此外他还与袁绍、公孙瓒结亲(袁绍之妻刘夫人可能与刘岱沾亲带故),刘岱也于初平年间被任命为兖州刺史,由于他所担任的刺史并不具备驾驭太守的权力,于是击杀了东郡太守桥瑁,自行任命了王肱为太守。且从后面的发展情形来看,鲍信在商讨对付青州黄巾时是以部下的口吻献策,且公孙瓒进攻袁绍时也拉拢刘岱帮忙,可见刘岱已经逐渐确立了自己在兖州的统治地位,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可惜他本人于初平三年(192年)便被青州黄巾的所击杀,兖州也由曹操所接管。

刘岱

刘繇

刘岱之弟,于兴平元年(194年)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刘繇任职之初,整个江南被袁术视为囊中之物,因此双方不断交战,于建安元年(196年)不敌孙策,大败之后的刘繇接受名士许劭的建议逃到豫章投靠刘表,到豫章之后的刘繇先协助朱皓赶走诸葛玄当上太守,又与笮融几次较量,但天不假年,还未东山再起的刘繇在逃往豫章的第二年便去世了。刘繇和刘岱虽然也是刺史,但比起刘表、刘焉他们是比较水的,对自己辖下州郡控制极其有限。

刘繇

刘宠

刘宠是汉明帝刘庄的玄孙,陈敬王刘羡的曾孙,陈顷王刘崇的孙子,陈孝王刘承之子。在其父刘承死后,继承陈王爵位。刘宠是汉末群雄中唯一一个的诸侯王,也是大汉王朝四百年间最后一个骁勇的诸侯王,刘宠勇猛过人,善长使用弓弩,箭法非常高超,可以十发十中,而且都是射在同一处。

中平年间,黄巾军起义,郡县官兵都弃城逃走,当时刘宠拥有数千张强弩,于是征召境内兵士,屯驻都亭,守卫陈国。陈国人平素知道刘宠善射,因而惧怕他,不敢叛变。再加上陈国国相骆俊善于理财安民,因此陈国在当时残破的中原是一方净土,邻郡的百姓纷纷前去投靠,骆俊拿出全部资财赈济他们,使他们得以保全性命。 陈国拥有的部众达到十余万人。

建安二年(197年),刘宠和骆俊被袁术派遣的刺客张闿所杀。

刘宠

刘晔

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作为曹操谋士的他也曾是一方豪强,设计斩杀扬州豪强郑宝,被郑宝的部下推选为新的首领,但由于刘晔知道自己没有争霸天下的能耐,便将这些精兵交给庐江太守刘勋。

刘晔

也就是说,在初平三年之前,大汉十三州,共有益州、荆州、幽州、兖州、扬州五大州掌握在刘姓诸侯里,此外刘备、刘宠、刘晔等也有各有兵马,说是天下半数在手并不过分,然而几年时间内刘岱、刘虞、刘繇、刘宠草草出局,刘焉、刘表无争天下之心,只剩一个刘备蛰伏多年,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