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朴树在《乐队的夏天》节目录制中的一个举动,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就在节目录制到一半的时候,朴树突然站起来,对着现场的观众说:“我那个…到点了…我得回去睡觉了。”不仅现场的观众一阵轰动,嘉宾也是一脸懵。
但是朴树并没有立即离开,他有点评到盘尼西林和Click#15。他说盘尼西林有年轻人应有的样子,然后也喜欢Click#15音乐中的丰富性。
然后他才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走下了舞台,离开了录制的场地。
有人说这才是真实的朴树,不做作,不压抑自己。
也有人说朴树这样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做事情从不考虑别人感受。
我们之所以会喜欢朴树,是因为他的内心永远都住着一个少年,干净而纯粹。朴树并没有不负责任的离开,他最后有点评乐队的表现才离开,大家说的不负责任从何而来?
我们总喜欢制定规则,但是同时也经常被规则所束缚。与其勉为其难地取悦他人,还不如遵从内心取悦自己,就像朴树一样。
“也许是小时候把谎都说尽了,现在一句都说不得”
朴树不喜欢压制自己,做人真实,从他上过的综艺节目就可以看出。
他第一次去《跨界歌王》,是与王子文一起合作的。当主持人问朴树来帮唱的原因是什么的时候,他说:“可能是我最近缺钱吧”。
再一次来到这个舞台,是王珞丹邀请朴树来帮唱。面对主持人同样的问题,朴树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实话:“这是我的工作,我得靠这个赚钱”。当问到为什么选择《清白之年》这首歌,朴树的回答直接简单:就是为了推广它。
凭借自己的才华来赚钱,并不是一件很难以启齿的事情,至少在朴树心里是这样的。
朴树是不喜欢这个行业,甚至不喜欢虚伪的做作的明星,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隔绝起来。他会在消失十年后重新参加节目,他会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窘迫。他比谁都活得富足,活得更像自我。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了,为何还要压抑自己去迎合别人呢?
“我知道真实是有代价的,我想我付得起。”
朴树在《奇遇人生》中说过这么一段话:从36岁开始就变成另外一个人,然后从零岁开始长,至今没有变成最终的那个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在36岁的时候还敢从头再来,寻找更真实的自己,这一份勇气不是谁都有的。历经世事的朴树,已经懂得如何与这个世界进行和解,如何让自己生活得更加舒服。
他说:“如果我心里有一个混蛋的话,我想让那个混蛋出来,让别人和自己都看见”。
他不愿意去将就,因为那是压抑,并不是自律。压抑和自律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待欲望的态度,自律是控制住自己的小欲望,从而实现自己的大欲望。而压抑是用他律来压着自己所有的欲望,长期以往必然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朴树在这方面,是吃过很大的亏的。
在2000年的时候,朴树拿到了春晚上台表演的名额。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但是对于朴树来说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他必须要假唱。朴树不愿意,想要逃离现场,后来因为公司的压力他不得不上台演出。而后紧接着的一些活动以及安排,朴树都十分排斥,但是他必须要接受这样的生活。
终于在不断压制自己之后,朴树病了,医生确诊为抑郁症。他要从那个耀眼的舞台退下来,慢慢地养病。而这一病也让朴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会向起点靠拢回归,做一个简单的人,并且让自己舒服地活着,就是一件幸事。
因此他在离开《乐队的夏天》录制现场的时候,说了一句:希望大家能够很好地活下来。
“我很幸运,做着喜欢的事,并且养尊处优”
朴树曾在车子行驶到一半的时候,就叫司机停车。理由也让人捉摸不透,就是为了要看一会夕阳。能够活得如此潇洒和自由的,也就只有朴树了。
现在的朴树,依然会为了生活下去而接通告,但是却没有像以前一样委屈自己了。当节目录制的时间与自己休息的时间相冲突,朴树还是会选择提前结束录制,他也不会去管别人怎么想他的。
为《大三儿》电影制作歌曲的时候,他没有收过一分钱,因为他能从电影中感受到一些异样的东西。朴树说:我只想好好写歌,我不祸害人。
而朴树的生活,就像歌词所写的那样:我爱这艰难又拼尽全力的一天。
结束语
我们的一生都在告别,与一段关系、亲近的人甚至是曾经的自己。
朴树今天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与过去告别的全新的自己。
不要给自己立人设,不然带着面具生活得多累呀。
人首先要取悦自己,才能够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