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陪你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假性亲密关系》。
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亲密关系的网络里,却鲜有人知道,亲密关系也有假象。
比如,你明明很生气,想要和Ta好好谈谈,Ta却一次次地避重就轻,不愿意和你有真正的交流,以至于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打转。
再比如,你明明想要和自己的父母好好谈谈,却因为观念的不一致,一再地失望,以至于不得不退回到自己的舒适圈里,嘴上说“好好好”,心里却各种抗拒。
那么,都是什么让看似亲密的你们产生了隔阂、误会,甚至,永无休止地伤害,以至于不得不“弃疗”呢?
来和灵遥一起,读读这本《假性亲密关系》,对这段有苦说不出的关系Say No吧!
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虽然不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学术语,但是却相当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一方面,两个人的生活已经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切的日常活动,乃至未来都在围绕着对方打转;另一方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个人之间开始有了越来越多无法坐下来沟通的问题、不敢表达的情绪,和难以掩饰的不安。
于是,两个人虽然都在艰难地支撑着这段关系,也不愿意放手,但更多却是出于对彼此的责任,而不是发自心底的爱意。
那么,这样的假性亲密关系为什么会出现呢?
过去的5年里,一直都在以心理咨询师和人际关系咨询师的身份帮助伴侣们克服关系中的障碍,建立起更亲密关系的作者,发现陷入假性亲密关系里的伴侣,往往都有这三个特点:
一是,他们并不真正地了解自己,既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恋爱、结婚,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从这段感情里得到什么。
换句话说,他们之所以会选择这段关系,或是选择与这个人相互凑合,其初衷无外乎是回避掉来自家里人或是世俗的压力。
二是,很多伴侣虽然在形式上非常亲近,但却根本不了解对方在情感、性、金钱、孩子教育、精神追求等问题上的看法。
于是,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根本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对方谈才能够达成一致。至于结果,那自然便只能是在拉扯中,看谁斗得过谁了~
三是,很多人并没有从原生家庭,也就是父母的婚姻关系里学到如何与另一个人相处。再加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自然也缺乏去解决这段新关系里的矛盾的经验了。
因此,你若是想要收获一段充盈而丰盛的感情,必须要勇敢面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推倒一切,重新来过。
H小姐和M先生交往已经一年有余了,回放了两人的多次冲突后,作者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便是,两人之间的全部冲突,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 ——
每当两人关系出现问题时,M先生的心情便会变得很糟糕。这时,H小姐便会努力地寻求解决方案,试图得到M先生的谅解。
可是,H小姐每次试图靠近M先生的举动,都会让M先生感到厌烦,不止一次地说出,“我都已经很努力地在调节我的情绪了,你就不能自己待一会儿吗?”
结果,一而再,再而三,H小姐也开始对这段关系失去了信心,想要逃离这段让自己感到痛苦的关系。
其实,H小姐之所以会害怕逃避中的M先生,是因为她在小时候曾经有过因为惹怒了父母被扔在了家里的经历,而,M先生之所以会一再地告诉H小姐他需要时间,恰恰是因为他小时候在与母亲发生矛盾后,都是选择这样的方式来处理的。
结果,两人却因为缺少对彼此的了解,无法很好地去处理两人之间的冲突,以至于到了“谁也不肯让步”的地步。
因此,你若是想要拥有高质量,低冲突的亲密关系,
一方面除了要重视与伴侣的沟通,明白对方在不开心时,真正最喜欢的、化解冲突的方式是什么,比如,一个人嘴上说不要你哄Ta,实际上却因为你的冷处理更生气,那么,你就该哄Ta;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对自我的认知,也就是提高自己对事情的接纳能力。
也就是说,在与伴侣相处时,你不仅不要去高估对方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尽可能多地去理解Ta的行为。尤其是对一个人在关系建立初期便对你体贴入微,呵护有加的人,你更是要去体谅对方的不得已。
这样,你们才能够在两个人发生矛盾时,用一种更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一吵架便主观认为对方“不爱自己了”或是“不重视自己了”。
最后,很多人喜欢采用的惩罚式激励也是一种很糟糕的相处方式,比如,在伴侣面前大加赞美另外一位异性是多么优秀,或是在遇到不开心时,用指责、埋怨和逃避的方式,来应对两个人的冲突。
因为,批评和否定的本质,是对对方边界的侵犯。
对方如果是一个原则很强的人,并不认同你的意见,那么便很可能会通过抵触、回避或者对抗的方式来告诉你Ta的界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指出来的问题即便是客观存在的,对方也会反驳你。
所以,如果你希望有一段稳定成熟的关系,必须换一个角度,学会正面表达你对对方的期望,然后让对方看到,Ta若是做出了你期待的改变,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有时候,我们也许会为了得到,或是维持一段关系,不得不去迎合别人,说别人喜欢听的话,做别人喜欢自己做的事。
比如,有的人,会因为寂寞去选择一个自己明明不喜欢,但一心一意对自己好的人,结果,没过多久,他们便会去挑剔这个和自己在一起的人“不够好”,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
但是,一个无法面对自己的寂寞,与自己好好在一起人,无论与谁在一起都很难快乐。
因为,关系的本质,是两个人一起把生活经营得更好,而不是,一个人因为“能力”的缺失,不得不指望另外一个人来负担起Ta的生活。
比如,一个人如果因为自己无法照顾自己,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个人来照顾自己。那么,这个照顾者一旦照顾不周,这个被照顾者便会感到很受伤,进而开始比对照顾者在与自己在一起,和在一起后的改变,然后得出“你不爱我了”的结论云云……
因此,你若是想要收获一段充盈的关系,那么,你必须要学会自己走好一个人时的那一段路,学会一个人吃饭、学习、工作、做家务、旅行,然后从中收获到快乐。
这样,你才会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有这样一个人出现时,牢牢地抓住Ta,无论别人怎么说。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只有先学会了如何给自己快乐,才能够明白在关系里如何给别人快乐。
因此,你如果是因为长期需求得不到满足,才与伴侣有了隔阂的话,也请停止你的抱怨,反观自身,自己来尝试解决问题吧~
祝好!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