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君主,她政绩斐然,赢得英国人普遍尊敬。不过,这位“光荣女王”的字却不怎么样,一位语言学家通过3个字母,认出了字迹潦草的女王笔记。
塔西佗所写的《罗马编年史》一书,记载了公元14年到公元68年间的罗马历史,从奥古斯都去世一直讲到了尼禄的死亡。中国有句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最近英国语言学家就发现了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罗马编年史》的翻译手稿。
这个手稿是个长达34页的作品,由17个牛皮纸对开页组成,标题为《塔西佗史册第一册》。根据“发现”这个手稿的语言学家东英吉利大学的约翰·马克·菲洛所说,他是在兰贝斯宫图书馆寻找资料时找到了它。他表示,伊丽莎白一世的手稿应该一直都被存放于此,只是被人们忽略了。
鉴定结果表明,手稿所用的纸张非常特殊,是16世纪最后10年女王的秘书处所常用的纸张,其上有特殊的水印。
从笔迹上看,约翰更加肯定了这个翻译手稿出自女王本人,用他的话说:“社会地位越高,越有资格把字写得难以辨别。”也就是说,只有女王有权写潦草的字迹供别人识读,任何在秘书处工作的其他人必定是将文件或者文书写得工工整整。
准确地说,这个手稿上一共有两种字体,较为工整的部分应该是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所写,但是批注的部分来自伊丽莎白一世,其中“e”“m”“d”的写法都极具个人特征。整个手稿只翻译了《罗马编年史》的开头的一小部分,记录的是奥古斯都在位的最后几年,以及其继任者提比略在位的头两年。
16世纪末期,塔西佗所记录的罗马皇帝的暴政酷刑、骄奢淫逸等被英国统治者当作反面教材加以警醒。可以猜想,伊丽莎白一世不仅对其进行了翻译,还试图从中吸取历史教训。
历史学家约翰·克拉珀姆在1603年所写的“伊丽莎白一世的生平”中,有这样的记述:女王本人乐于阅读那些最好、最明智的历史著作,她不仅阅读翻译了塔西佗的《罗马编年史》,还翻译了哲学家波伊提乌的《哲学的慰藉》,以及文学家普鲁塔克的《道德论集》等多部著作。
你对语言学家找到伊丽莎白一世的笔记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
请随手关注、点赞、转发,支持原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DG0xG4BMH2_cNUgqs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