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中小学复学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0-04-10     i渭南

4月9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复学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渭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红兵就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进行了通报。

  据介绍,3月30日,全市高三学生正式开学,涉及高中46所,学生41362人。4月7日,全市初三学生和中职毕业班学生正式开学,涉及学校208所,学生42267人,中职毕业班5777人。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在开学工作中积极履职、责任落实、形成合力,各相关学校严格实行封闭管理,认真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开学工作平稳顺利、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刘红兵说,市教育局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把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开学工作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项中心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师生的健康安全,全力做好各项准备,保障顺利开学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开学以来,经校门外体温监测,出现体温异常学生均未进入校门,都按照新冠肺炎应急预案送定点医院就诊。经医院诊断,均为春季常见呼吸道感染类疾病,排除新冠肺炎。针对高考时间调整的实际,各校调整毕业年级教学计划,有序安排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努力保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师生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师生尽快调整好状态。认真组织开展战“疫”专题教育,增强学生防护意识和能力,给学生上好一堂“人生成长大课”。扎实落实“一校一策”疫情防控预案,“医校联动”机制运行良好,师生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上下学交通安全良好。

全市高中、初中、职业中学其余年级和小学开学时间已经确定,各级各学校准备工作开展得怎么样?刘红兵说,目前,各县(市、区)已经结合前期开学出现的新情况,完善“一校一策”疫情防控预案,做到了五个到位。

具体内容有:师生健康精准监测摸排到位,严格“一日不漏、一人不漏”的“日报告、零报告”全员健康监测报告机制,细化了师生体温及健康状况监测台账,掌握了开学前每一位师生的身体状况;工作方案预案制度落实到位,学校健全落实“两案九制”,即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师生晨检、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踪报告制度,休复课制度,师生健康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医校联动机制等,保证疫情防控扎实、科学、有效;各类防控物资储备补充到位,统筹建立市、县、校口罩等防控物资采购渠道,做到随缺随补,据初步统计,近期县校已储备教师和学生应急口罩186万只,额温枪1.45万把,水银测温计1.7万个,防护手套7.9万双、防护服3600套,消毒液265吨;技术指导和工作督查到位,市卫健和教育部门前期已组织10个专业技术指导组,对各县(市、区)进行了全面的疫情防控专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市教育局又建立8个开学督查组,进行了开学疫情防控工作专项督导;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到位,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的校园大扫除、大清洁。

刘红兵表示,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压实县级责任,强化部门联动,继续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全力做好复课教学。同时,全面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在校安全。

发布会采用“新闻发布+实地采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会上,还邀请瑞泉中学、渭南初级中学、渭南小学负责人进行了通报交流。

瑞泉中学

“瑞泉中学高三年级已于3月30开学报到,3月31日顺利开课。目前师生状态良好,教学秩序井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瑞泉中学常务副校长杨选说。

据了解,开学前,瑞泉中学组织了多次、多场景的防控主题演练,承担了临渭区春季开学暨师生返校流程体验观摩活动,为区域教育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瑞中方案”。高三年级师生返校复课后,学校继续加强科学防控,学生往返教室分层错时、路线固定,实行教师候课制度,确保无缝管理,确保不产生学生聚集现象。学校为各班配备防控消杀物品,延长课间时间,倡导督促学生锻炼,增强免疫力。学生就餐按照分班错时、路线固定、营养配餐、快速取餐、挡板相隔、对角而坐、安静就餐、有序离开的原则进行。公寓教官与值班教师协作管理,学生沿规定路线往返公寓。校园消杀工作由专业公司和校内消杀人员共同完成。

杨选说,针对前期线上教学效果,学校通过调查问卷、电话家访等形式进行了效果评估,有效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学效果。教育部公布高考延期后,学校及时进行了备考相关策略的重新定位与调整,确保正确的备考方向和有效教学策略。目前,高三师生状态良好、情绪饱满,复课备考工作有效推进。

杨选表示,为确保高一、高二年级顺利返校和全面开学,瑞泉中学做了充分、科学、周密的筹备。充实防控物资储备,完善各类方案预案,组织全员多层培训,优化各项防控措施。对即将返校师生健康状况进行细致摸排,通知师生提前返渭。从制度方案、人员安排、学习培训、宣传告知、物资储备、清洁消杀、防护措施等十个方面对标自查,整改完善,达到了“十个到位”开学标准。同时,学校开学报到方案已经制定完毕,学生由4个检测通道到达体温检测点,有序通过红外测温柱检测体温后,刷卡入校,确保开学报到顺利进行。此外,在落实科学防控的基础上,学校将继续创新形式,设计更多疫情背景下的课程和德育活动,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愉悦,力图让教育更温暖,更有温度,更有味道。

渭南初级中学

4月9日,渭南初级中学校长石克礼就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开学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

据介绍,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渭南初级中学实行摸排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持续跟踪关注学生健康状况,积极开展病毒防疫相关专题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制度和防疫措施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细节到位,工作流程到人,关心关爱教师身心健康。

同时,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抓紧抓实每个细节。校门口添置了测温门、红外线测温设施,设置9道检测通道隔离带,确保全体师生错时有序入学,构筑家庭晨检、入校测温、进班晨午检三道防线;午饭就餐实行“分流错时”方式,校园内设置40个路线指引标志,设立了20个教师管理岗位,形成封闭式的环形路线,学生由专人引导,按照划好的分流线路进入餐厅,餐厅餐桌中间加十字挡,一桌两人,对角入座就餐;做好学校和社会、家庭的有效衔接,及时沟通,信息共享,确保学生入校、返家形成全链条闭环式管理。

如何做好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石克礼说,渭南初级中学把疫情作为课程资源,联系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优化学生的认知,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系统梳理线上线下衔接交汇点,融合师生互动的优势,形成贴合本校特点的教育策略。抓紧抓细九年级中考备考复课工作,强化落实对七年级、八年级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深入细致地补齐全校学生的知识链条,推进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石克礼表示,4月13日全校开学,学校将在具体实施防疫工作中及时梳理总结,对各个环节出现的新问题提出改进和解决办法,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应急方案,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渭南小学

做好疫情期间的开学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的安全健康,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责任重大。4月9日,渭南小学校长郗莉就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介绍。

“在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的前提下,我校积极做好开学工作准备。”郗莉说,前期,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群、教师群等渠道及时下发假期生活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自1月25日以来,学校通过家长群、教师群排查、报告疫情,建立工作台账。加强校园卫生与消毒,严防病毒及细菌的扩散。同时,积极筹备防控物资,做好开学各项工作准备。

孩子“宅”家,如何做好停课不停学?据郗莉介绍,渭南小学自2月10日起开始网络教学,通过“一目标、三覆盖、七方面”的探索形式,使所有师生与家长万众一心迎挑战,众志成城战疫情。具体来说,“一目标”就是紧紧围绕课程目标,使学生自主生长、多元发展;“三覆盖”即覆盖教师、学生、家长三大群体,使“宅”家课程层次化、纵深化、延续化;“七方面”是指从跟着微笑来防护、跟着微笑来思辨、跟着微笑来运动、跟着微笑来阅读、跟着微笑练书法、跟着微笑诵诗词、跟着微笑来劳动七个方面实施。

学生返校后,渭南小学将围绕保障每个学生健康平安的总目标,从七个方面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教育全体师生严格规范个人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每天入校检测和晨午检,严格落实因病缺勤追踪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并对患病学生情况持续关注;充分准备疫情防控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按一周用量储备口罩、防护服、消毒剂、洗手液等常用物资;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封闭式校园管理,加强校园巡查管控,不开展聚集性活动;积极与公安、交警、医院、综治食药等部门联系,指导保障开学后的各项工作;做好校园清洁卫生及学校的通风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按照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程序,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郗莉表示,渭南小学将继续强化管理,在做好返校前线上教学和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筹备开学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开学。


(来源:渭南日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CPDY3EBfwtFQPkd9O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