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法国的唯一航母,深刻诠释了什么叫“摸鱼”,还曾痛击友军

2021-04-01   军事编辑部

原标题:二战法国的唯一航母,深刻诠释了什么叫“摸鱼”,还曾痛击友军

一战结束后,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开始纷纷建造航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世界上拥有航母数量前三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英国,其它国家也有建造航母的计划,但少有人知的是,法国在二战初期就已经拥有一艘航母,并且这艘航母可以参与作战。只是这艘航母在整场二战中,都是一直在“摸鱼”,因此很少有人知道它。本文就来讲讲这艘航母的“摸鱼传奇”。

法国的这艘航母名叫“贝亚恩”号航母,其主体是由一战时期战列舰“诺曼底”级战列舰的船体改装而来。在一战前欧洲曾经进行过一场“海军扩军比赛”,其中“诺曼底”级战列舰便是法海军扩军项目的一部分,但在一战中,“诺曼底”级的建造因战争而停工。一战结束后法军决定裁撤掉这些没有完成的战列舰,正巧一支法国代表团去英国参观航母,因此向议会提出了将“诺曼底”级战列舰的船体改造成航母,这项建议最终被采纳。

选中的是五号舰,即“贝亚恩”号,计划中是将其他四艘战列舰船体拆除,凑齐有用的资源,来拼成“贝亚恩”号航母。因此“贝亚恩”号可以看做是集五艘战列舰之大成的产物,但这艘航母在二战中几乎没有战绩。1927年,“贝亚恩”号正式建成,同年拥有了第一批海军飞行员和舰载机,开始进行实战训练。

因其改装自战列舰船体,所以“贝亚恩”号的各项数据在当时十分优秀,船身主装甲带的厚度为80毫米,钢制飞行甲板的厚度为25毫米,同时下甲板还有一层很厚的装甲板作为防护,完全可以抵御轰炸机的250磅的炸弹。满载排水量也达到了惊人的25000吨,在当时属于世界前列。

载机方面“贝亚恩”号采用三层甲板的设计,并且配备有独特的升降机设计,将升降机与装甲板融合到一起,从而避免了升降机成为对空防御的弱点。该型航母可以搭载35到40架的舰载机,主要配备有GL22战斗机、PL7鱼雷机等,尽管这些舰载机的性能稍显弱后,但是放到二战也并非完全不堪使用(毕竟隔壁英国人还在使用双翼鱼雷机)。

但就是这样一艘非常优秀的航母,在二战中却处于“摸鱼”的角色。首先来谈谈它的第一个“战绩”。在对德宣战的第二天(1939年9月3日),“贝亚恩”号航母便伴随海军军舰在大西洋上寻找德国舰艇,但是并未有过战绩。在次年5月份,法国向德国投降前夕,“贝亚恩”号受到法政府高层指示,帮助法国转移国家黄金储备,装载了3880箱黄金(在当时价值约92亿法郎),转移到美国并用来支付后续抵抗所需要的武器,随即该船成功抵达加拿大,这是该航母最大的“战绩”。

在完成黄金运输的工作后,“贝亚恩”号购买了一批美制战机回国,尽管美国人极力挽留“贝恩亚”号航母(怕其被德军俘获),但“贝恩亚”号最终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但在旅程中“家”就没了,因此被迫在法属殖民地停泊,等待进一步指示。如果此时执意回国,“贝亚恩”号只有两种可能,一种被英军拦截并击沉(弩炮行动),或者为英国服务。

在1943年,德国逐渐出现败势,因此“贝恩亚”号开始接受改造,转为飞机运输舰,为美国服务,其中大部分舰炮都更换成了美制,规格也与美制相同,从此开始执行运输工作,也就是“摸鱼”,丢失掉了一艘航母的身份。并且在“摸鱼”过程中还痛击过友军,在1945年2月与美国运兵船相撞,造成运兵船有68人死亡,“贝恩亚”号也有4人死亡。随后在法属殖民地维修,在8月3日才回到本土。此时德国已经投降,“贝亚恩”号成了战争中唯一一艘,身为正规航母却全程在摸鱼的“航母”,还是被改成运输舰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