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6-2019年,餐饮业最轰轰烈烈的大动作就是新中式茶饮的崛起了,这期间,茶饮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2018年和2019年更是迎来了中国茶饮业的集体大规模成长,这其中不乏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茶饮品牌,他们有的布局全国重点城市,例如:奈雪の茶,喜茶,乐乐茶,也有布局下沉市场,古茗、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等,也有雄踞一方,例如茶颜悦色,7分甜等等,他们有的借助资本大肆布局,有的借助渠道跑马圈地,也有借着加盟迅速席卷市场,总之,这两年的茶饮市场,可谓风起云涌。
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的茶饮市场,迎来了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场武汉肺炎病毒,几乎粉碎了所有人的梦想,未来何去何从?如何面对当下的疫情,和如何面对疫情之后的市场,变成茶饮人私下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可以说这场疫情病毒是对所有茶饮人的生死大考验。
根据咖门最新的数据统计和判断,未来的茶饮市场可能会有几个新的变化。
第一,这场疫情使新茶饮加速步入理性发展阶段。
在共同危机面前,与多品牌的对比下,催生茶饮业寻求管理差距,关注更具科学化决策和执行方式,推动行业升级。
不再怀有侥幸,不再留恋红利,不再过分忧虑,彻底沉静下来,理性思考,决策,持续做好该做的事。
疫情当下能否理性面对,无疑是对茶饮人最大的考验,而越是艰苦的市场环境,越是考验企业操盘手的学习能力,以及企业的应对能力,理性看待这场疫情带来的影响,不是一味的去消极感慨,或是对未来的一味失望。多与同行业交流应对方案,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反思企业过往不足,变的尤为重要。面对疫情正向的理解是:如果这么艰难的疫情都能挺过去,都能坚持,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困难!小米雷军说的好: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嘛,有什么大不了!
第二,疫情过后,有准备的茶饮品牌,将踩油门前进。
对相对成熟,应对及时的头部品牌,和把握疫情机会积极调整的品牌来说,疫情过后,将有机会踩油门前进,而不是踩刹车。
古人云:乱世出英雄。生逢乱世,境遇肯定很糟糕,但是再糟糕,也要面对,因为这场疫情并非只是针对少数人,更不是针对茶饮业,是针对整个社会,全行业都深受打击和影响。而困难中永远都孕育着机会,只要我们坦然面对,挺过去,,找到应对方法,我们就能在乱世中找到难得的生存机会,这个机会是难得的号令群雄,树立行业标杆的机会,这个时候,舍我其谁?!
第三,人流量是影响茶饮店复工的最大障碍。
影响复工的主要因素上,超越物流配送,口罩等物资采购难题,流量恢复情况是门店最大的担忧。
疫情期间,再忠实的顾客,也不敢出门,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情,可以说没有人流量对所有实体店都是最为沉重的打击,并且疫情过后的持续影响也会很长时间,顾客出门会更谨慎,更加注重健康防范意识,人流量依然不容乐观。
这是事实,但线下的人流量不是店铺流量的唯一来源,借这个机会加强线上流量的获取,正是机会。反思下自己线上销售的产品到品质如何?是不是每一款产品都适合线上销售?线上流量如何获取?如何提升线上流量业绩?这或许能够弥补一部分线下流量的缺失。
第四:多个茶饮品牌表示:疫情对未来3年的长期投入影响不大。
关于疫情的长期影响,多品牌表示:不会影响未来3年的决策,不会缩紧长期投入。
大品牌,有实力的品牌,尤其是资金储备足的品牌,最终会挺过疫情带来的影响,而一旦挺过去了,很有可能会催生出更为优质的行业寡头级品牌。机会从来都是属于那些足够努力的人,而越努力就越幸运,这个时候真的就能体会那句:天道酬勤!所以,继续投入,迎难而上,疫情当前尽管是个危难时刻,但是也可能变成一个树立行业标杆的机会。
第五:若疫情能在4、5月份控制住,茶饮业2020年的发展趋势仍然乐观。
对茶饮店来说,实际的损失主要集中在租金和未能营业的门店收入上。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来说,带来的冲击相对可控。
此外,茶饮店动线设计、产品模式大多符合外卖模式,利于政策宽松情况下快速应对、及早复工。
本来就是以外卖为主的茶饮店,或许疫情过后,恢复的更快,这算是一条能带来信心的信息,但是,在有限的外卖业绩下,仍然也要倒推下成本核算,只有合理的成本规划和匹配的业绩,才能让我们挺住,好消息永远都是在好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
第六:2020年,茶饮业或将出现分水岭,迎来行业洗牌。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短期内的选择会更倾向连锁、有安全保障、有信赖感品牌。将削弱中小、非连锁、运营能力差的门店流量,减少营收。
几个月的低营收状况,会导致本就存在弱点,营收不利的门店雪上加霜,加速倒闭进程,从而带来倒闭潮。
倒闭潮已经早已经被预测,哪怕没有这场疫情,倒闭潮和洗牌也在发生中,只是这场疫情加快了这个过程。倒闭不可怕,洗牌也不可怕,而比这些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倒闭,什么被洗牌的是自己,或许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这点你想不通,你就算再次创业,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第七:比想象中乐观!受疫情影响,8成茶饮店损失相对可控。
预估疫期损失,80.36%门店损失在100万以内。预估2020年第一季度观点情况,评定疫情长期影响发现:将关闭1~5家店的占48.64%,但表示会开新店的品牌高达33.53%。
基于以上3种数据可以发现:疫情期间,茶饮店虽受到较大冲击,但损失相对可控;也并未大程度打击从业者信心,可能会出现门店调整,但市场总体呈乐观状态。
信心必须要有,茶饮店有较好的外卖机会,运行成本,除了房租,其他的成本相对可控性较强,应对疫情的能力也较强,如果茶饮店都挺不住,那么餐饮店,咖啡馆,西餐厅,酒店,大酒楼可怎么办?
第八:2020年茶饮业或将迎来闭店潮的,但规模不会很大。
在疫情对2020整年的长期影响预测上,门店最担忧的依然是线下人流量难以快速恢复,占比72%;其次是带来倒闭潮,现金瘫痪等问题,分别占比68.58%、62.24%。
越是关键时刻,除了考验我们的运营能力,更是考验我们的资金储备,而前方的路很明显,就如同风雨中的独木桥,风雨飘摇,尽管前行困难,步履坚辛,但是坚持住挺过去了,就是坦途,因为洗牌洗掉的永远是那些弱不禁风的,剩下来的永远都是茁壮成长的。
第九:疫情下,或将造成一批盈利能力差的茶饮店倒闭,带来闭店潮,但规模不是很大。
对于连锁门店影响相对较小,更易对小规模或独立门店带来冲击。连锁品牌肯定应对疫情更有胜算,越是疫情当下,人们对餐饮的选择就更加谨慎,而无疑品牌店会更加让顾客有消费安全感和信赖感,所以,品牌茶饮这个时候不妨借势营销一波,曝光量加强,让更多顾客知道我们还健在,还在坚挺的活着,这样就一定能够活下去。
第十:疫情下的茶饮店:超9成停业,近7成零收入。
疫情期间,超9成茶饮门店停业。
其中65.56%门店全部停业,25.38%门店仅剩几家坚持营业,全部在营业的仅为9.06%的门店。在未营业的情况下,相比去年同期,65.86%门店几乎零收入,19.34%门店下降50-80%,合计占比85.2%。
疫情期间,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为了应对疫情,最简单的应对方法就是断绝一切往来,这一招尽管你不近人情,也有点简单粗暴,但是真的有效!所以,疫情期间没有业绩这很正常,并且还是那句话,这不是针对我们茶饮人,是针对全行业。但是疫情过后,我们可以做到迅速恢复,迅速重生!
剩下的,只是我们坚持挺住,挺住,挺住!阳光还是会照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