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生活》综合消息,近日,河南三门峡杨女士爆料称,其夫于2018年底亡故,湖北一农商行却在2019年8月擅自为其亡夫名下车辆办理ETC,她怀疑银行为完成任务窃取了亡夫车辆信息。
该行回应称,错办原因是将车牌号相同的黄牌货车误录为蓝牌轿车。
在全国推进ETC业务的背景下,部分银行出现了问题。此前,江西某银行冒名给车主办理ETC被投诉,银行信息安全问题遭到严重质疑。
南昌市民罗某的爱人是吉安市泰和县人,今年8月初,为帮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冲量,同时考虑到经常要往来于南昌和泰和之间,便答应朋友去银行给自己的爱车办理ETC业务。可在办理的银行系统一查发现,罗某的车辆在7月16日就已经在某银行注册办理过。
据了解,罗某的车辆牌照是南昌市的,却在泰和县被注册办理了ETC业务,而这一切都是在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后被告知,需要到办理当地银行窗口了解情况。
为了弄清真相,8月18日,罗某驱车赶到百余公里外的吉安泰和县该银行支行了解情况。然而,对方的解释更是让他不能接受。“我问银行的负责人,他们是怎样在我本人不知情情况下,把我车子的ETC给注册了?即便我有该行的储蓄卡,但车子的信息他们又是如何得知的?”罗某说,对方回应称信息是车管所提供的。
究竟是谁泄露了他们的信息?又是谁冒名顶替办理ETC业务?
该银行业务部经理回应称,在办理ETC业务过程中,他们银行对优质客户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电话沟通等方式征求客户同意,再邀请本人到现场进行办理。
根据交通运输部官网数据,截至8月26日,全国ETC用户累计达到11149.88万,完成发行总任务的58.42%;其中,2019年新增ETC用户3494.18万,增长了45.64%。
据业内人士称,当前部分ETC推广指标超重,从6月份到年底,业务员需推销200余个ETC,也就说,每名员工一天平均要推销出1.5个ETC,节假日冲量指标要求会更高。很多银行要求“全员营销,不分老少”。
据称,在繁重的压力下,每个员工在办理一单ETC业务,会有50元至150元奖励,但没完成任务的员工,将会影响工资和年终奖的发放。因此员工们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可以说,银行为争抢ETC用户可谓是不择手段。
然而,部分银行员工为了完成冲量,擅用他人信息、违规办理、冒充国家公职人员随意穿着制服等行为,实际上都已触及法律底线,侵害了客户的自主选择权;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扰乱了正常的社会金融秩序。
要不要办理ET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各大银行在推广ETC的时候,应当坚守底线,尊重客户的选择,切勿弄巧成拙,砸了自己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