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大连海关缉私局所属营口海关缉私分局与鞍山市森林公安局联合开展行动,在鞍山市某咖啡厅内将正在出售疑似象牙及其制品的犯罪嫌疑人吴某、张某抓获,当场查扣疑似象牙109件,重约5164克,其中包含象牙2根、大型象牙雕件1件、小型象牙制品及散碎料若干。
6月14日,东北林业大学对涉案象牙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涉案象牙为亚洲或非洲象象牙及其制品,同日对吴某团伙走私象牙案立案侦查。
6月21日,海关总署向社会通报该案,央广网等数十家媒体进行密集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极大地震慑了走私分子,有力维护了国门生态安全,向全社会传递了海关“对象牙制品说不”的理念。
一、周密部署,行动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
2019年5月14日,大连海关缉私局根据线索得知,某象牙走私团伙拟将走私进境的疑似象牙物品通过快递邮寄至辖区所在的鞍山及盘锦地区。接到线索后,大连海关缉私局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对线索开展核实工作。经对案情进行研判,明确该线索最终能否成功侦办的关键,在于锁定犯罪嫌疑人,并查获关键物证——用于走私的象牙。
办案民警兵分两路开展侦查工作:一路由进行外围摸排;另一路对嫌疑人进行详细侦查。专案组随即遇到了第一个难题:案件线索的信息非常有限,线索的核实遇阻。由于线索中涉及的嫌疑人只有一个模糊地址、一个名叫“天朗”的快递收件人及联系电话,经外围摸排核实,该地址没有名为“天朗”的嫌疑人,即“天朗”为走私团伙编造的虚假收件人姓名;而联系电话也已经注销,无法拨通。如果无法确认犯罪嫌疑人身份,那么案件线索核实工作无法进一步推进。
专案组成员陷入了思考:既然无法从外围方向获得进展,那就换一个思路,直接从嫌疑人入手,寻找突破。办案民警盯着线索,仔细研读每一个字,不放过每一个信息,最终将视线落在了收件人的联系电话。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是沟通的第一选择,该民警尝试通过微信搜索带电话号码,结果让眼前一亮,一个微信号进入办案民警视野。经过仔细斟酌,发送了添加微信的信息,然后等待回复。
没过多久,随着“滴”一声从手机传来,微信添加成功。办案民警随即翻阅该微信朋友圈时,初步锁定该微信号就是犯罪嫌疑人吴某使用的微信。因为根据多年的情报工作经验,走私团伙在走私象牙进境后必然要对象牙进行销售,犯罪分子规避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网络销售合法的仿真象牙工艺制品以掩盖其实际从事违法的象牙买卖。而办案民警发现,添加的嫌疑人吴某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大量象牙制品信息,同判断基本一致。
二、深入虎穴,临危不惧,锁定关键物证
锁定犯罪嫌疑人后,能否寻找关键走私物证就成为了此案的关键,而最有利于办案的方式就是在犯罪嫌疑人进行象牙交易时,一举抓获。
办案民警以买家身份,通过微信和嫌疑人进行联系,声称要买一个办公室的象牙摆件。嫌疑人出于违法害怕暴露的心理动机,在沟通交流中非常谨慎,并询问“谁介绍你来找我的”,这种问题很容易暴露身份,民警机智回答“介绍推送的微信名片”从而过关。随后,嫌疑人又声称他只卖象牙工艺品进行试探。办案民警通过朋友帮助发送了一个豪华办公室照片,告诉嫌疑人“风水大师指点,需要摆放象牙等物件聚财聚气”,嫌疑人终于放下疑虑,同意和民警见面。
5月17日下午14时,根据和嫌疑人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办案民警到达鞍山某咖啡厅,犯罪嫌疑人一到达咖啡厅,民警立刻比对头脑中嫌疑人的照片,确认和之前锁定的嫌疑人一致。随着办案民警和嫌疑人的不断沟通,并不时表现出购买意向,慢慢打消了嫌疑人的顾虑。最终,嫌疑人打了一个电话,几分钟后,犯罪团伙另一成员张某拎着一个黑色行李包走进咖啡厅。等打开一看,两根疑似象牙摆在民警面前。此时,关键证据已经基本可以确认,这极有可能就是走私进境的象牙。出于警觉,嫌疑人马上让团伙成员张某将象牙拿走。因无法确认现场的疑似物品究竟是象牙还是人工象牙工艺品,民警最后和嫌疑人达成约定,两周后进行交易。
三、斗智斗勇,果断决策,实施控制下交付
办案民警将现场信息向分局领导汇报后,经过缜密考虑,专案组计划两周后实施抓捕。然而一周后的5月23日下午,犯罪嫌疑人吴某微信告知办案人员,须在当日回复其是否购买该象牙,否则就要将象牙卖给其他买家。针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办案民警一边稳住嫌疑人,一边将情况向专案组领导进行汇报,经过对紧急案情反复讨论和分析,最终分局领导决定应果断行动,实施抓捕。办案民警随即和嫌疑人吴某约定第二天进行交易。
5月24日,按照前一天约定,办案民警于上午10时左右和嫌疑人联系,准备实施控制下交付。不料,狡猾的嫌疑人可能察觉到风险,并未回复办案民警消息,也不接听电话。案情又一次陷入被动局面。为打消嫌疑人疑虑,办案民警再次请朋友帮忙紧急拍摄了一组新的办公室照片,及时发给嫌疑人,并称“经大师现场看风水,办公室已更换,马上需要象牙摆件”,嫌疑人终于回复“可以见面”并临时要求改变交易地点在沈阳交易,且嫌疑人吴某不能到场,委派他人到场。
如果在沈阳交易,就面临着风险不可控、且无法人赃并获,前期的大量付出很可能付之东流。办案民警灵机一动,告知嫌疑人“中午在鞍山要见一个老板,还要谈个生意,估计谈完要到下午1、2点钟,再返回沈阳就太晚了,不如谈完事情直接在鞍山见面。如果可以,今天就付款”。嫌疑人终于同意下午2点在上次见面的咖啡厅进行交易。
四、周密部署,人赃并获,一举抓捕犯罪团伙
5月24日中午12时,专案组成员齐聚鞍山,专案组成员集体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下午13时40分,办案民警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只等犯罪嫌疑人到达现场。14时03分,犯罪嫌疑人吴某、张某出现在咖啡厅,办案民警和嫌疑人刚一见面,吴某表情异常紧张,并四处观望。随即要求团伙成员张某带走了随身携带的行李袋。看不到走私象牙,就不能贸然行动。办案民警点了几杯咖啡并招呼嫌疑人喝咖啡,随即聊起风水和象牙,分散其注意力,并开始谈到价格,讨价还价,随着交易价格的达成,嫌疑人逐渐放松警惕。办案民警适时提出可以马上交易,吴某这才同意并打电话通知张某带货到咖啡厅。几分钟后,张某开车到达咖啡厅,从车里拿出行李袋,办案民警打开一看,就是上次的象牙。
此时,现场突发紧急情况,一辆警车(经事后了解,此辆警车在咖啡厅附近的修理厂检修车辆)在张某所开的车辆附近停下,引起了嫌疑人吴某和张某的极大恐慌,准备驾车离开现场。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办案民警以接电话之由,果断发出行动暗号,早就等候在附近的其余警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实施抓捕,合力将正欲驾车逃离的张某抓住并一把按住正要逃离现场的吴某。此时,鞍山森林公安民警也赶到现场,配合缉私部门抓捕嫌疑人,并查扣走私象牙。
抓获犯罪嫌疑人后,专案组民警连夜对嫌疑人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对其走私贩卖象牙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6月14日,东北林业大学对涉案象牙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涉案象牙为亚洲象或非洲象象牙及其制品,同日正式立案侦查。
大连海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厉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走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停止象牙贸易一诺千金”的要求,持续保持严管严打的态势,今年以来在丹东陆路口岸、大连海运口岸、大连空港口岸等累计查获犀牛角、象牙等濒危动植物制品7000余克,有力维护了国门生态安全。
供稿:大连海关缉私局
编辑:代俊
发布:朱秀亮
投稿邮箱:343339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