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始,我国汽车产销量呈现负增长趋势,且降幅逐年增加。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明显下降,汽车市场趋于饱和,车市寒冬的到来不言而喻。
但与汽车产销量趋势截然不同的是,我国汽车保有量依然在逐年增加,不过增速逐年放缓,但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却催生了汽车后市场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形成规模,并逐年增加。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后市场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截止2019年,我国汽车后市场产值已达到万亿元规模,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5%。
与此同时,庞大的保有量和持续增长的态势,也对原有的以4S体系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养护行业造成冲击,其零整比高、死库存、流转效率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日益暴露。
但是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挺进汽车后市场之后,我们越发可以看到行业内数字化转型与整合升级的大趋势。一边有途虎养车、汽车超人等专业的汽车养护电商平台,另一边也有像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平台进入汽车后市场。
像阿里巴巴旗下天猫、淘宝、支付宝和高德四家应用,联合打造了第一届阿里巴巴汽车消费节,开启汽车消费“百亿补贴”,除了新车促销外,巨额补贴被用于为线下保养等汽车后市场服务导流。
阿里巴巴的汽车消费节便是一种“线上流量入口+线下场景落地”的营销方式,成功打响进军汽车后市场的第一枪。
像京东则推出了“东车惠”APP,它则为汽车经销商提供了一个车源信息发布的平台,买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求购信息,让车源主动找上门,打通车辆批售通道。
关于百度,一直以来我们知道的便是其Apollo计划,致力于为行业提供智能驾驶技术及解决方案,已与北汽、长安、奇瑞等多家车企达成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
事实上,它在今年3月还推出了一款名为“有驾”的APP。“有驾”是一款汽车资讯产品,其中“推荐”部分主要是以相关汽车行业的自媒体文章为主,“车世界”部分则主打汽车短视频。此外,App还具备车型参数、配置、全景看车以及汽车询价等功能。
像腾讯则早在2018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论坛上,便首次对外发布“智慧4S店”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它还联合途虎养车,共同发布“2018中国汽车后市场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将汽车后市场智慧零售向纵深推进。
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加入,其实是加速了行业的转型升级。
我们来看,对于维修、汽保、或者汽车科技企业来说,互联网公司具备布局资源、雄厚的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储备。
这之中,更强的软件能力便创造了远程替换模块和提供服务的潜力,比如说电子商务、大数据服务等,这在无形之中也降低了用户到店接受服务的时间和成本。
在电商行业如此发达的今天,大家其实更适应在网上购买零件或者服务,而这显然也可以无缝衔接到汽车后市场之中。往常或许我们还需要去汽车城寻找配件,但现在通过网上下单、快速取货、预约服务等,其实可以更为快速的解决自己的问题。
而对于汽车后市场来说,这些基于软件的功能和服务,可以促进品牌差异化,快速创造营收、降低成本。
其实,政府也颇为重视汽车后市场行业的发展,于是也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来促进发展与监督。比如2018年8月,国务院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不再需要进行维修资质审批,同时产业资本再进入汽车后市场时不需要在各地申请许可证。
同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者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中指出,促进消费优化升级要深挖汽车后市场潜力。
2019年1月,《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指出,消费者今后可以完全自主地选择维修店,不再受制于经销商,4S店不能再强制消费者购买原厂配件,车主可以自己购买配件进行更换,且4S店或厂家不能以此为借口推卸责任。
接下来是2020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表示,到2025年,快递业服务制造业范围持续拓展,深度融合汽车、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制造领域,形成覆盖相关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供应链服务能力。
显然,汽车后市场的消费主体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消费者,同时随着消费升级,个人消费者的要求业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共享出行、新能源车的发展等,后市场服务需求再发生多方面的变化。
一是终端消费者要求供应链更为快速高效,比如通过手机APP,再后市场的维保方式、预约方式、到店安排等环节,都能够快速和高效。而且,在得到快速响应的同时,也要求便利性,比如门到门的服务等。
二是共享出行的存在,需要后市场的物流走向更加集中和高效化。像许多汽车出行企业有大量汽车,而它们和个人消费者的需求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所需规模大,需要快速维保,车辆的使用率更高,更为追求性价比等等。
三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不同。新能源汽车的“三电”取代了传统汽车的“三大件”,电池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模块化程度,相比传统汽车也更加的高。
记得以前大家不爱买新能源车,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会修新能源车的太少。这一点也要考虑在内。
显然,现今传统后市场供应链遇到了挑战,而互联网公司的加入,则能充分满足消费者对于数字化、时效性的要求以及追求性价比的要求。
毫无疑问,随着车市降温,汽车新零售的蓬勃发展,接下来的汽车后市场将会进入更加激烈的竞争时代,但无论是传统汽车后市场坚守阵地,还是互联网企业的步步为营,其实都有助于为消费者提供更标准、更高效以及更便捷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