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房子卖不出去?因为许多营销人对广告的认知,还处于幼儿园的水平

2020-02-06     明源地产研究院

新冠肺炎不敲门而来,打乱了行业的生产秩序。目前,一些房企已经复工,但不少地产人告诉明源君,目前并没有多少事情可做。

特殊时期,我们能做点什么?除了做好目前可做的事情,我们还需要学习。只要学习,掌握专业里的规律,再去做事,同样可以有成就。

如果大家的能力都提高了,当前的损失,还有可能在后三个季度追平一季度的失分。

今天专门谈谈广告。

为什么?

因为,目前房地产行业对广告的认知,普遍还处于幼儿园的水平。

广告是最难做的,倒不是因为难。而是太多人认为,广告很简单,收集一下对广告的普遍看法如下:

1、广告就是做宣传,让人知道;

2、广告调性要高,显得楼盘高端有档次;

3、广告是带来上访,那不如和行销合作,根据上访量付钱。

4、广告是花钱的,所以能少花就少花,特别是到访量比较大。

这就是房地产行业,对广告的普遍看法,对广告认知的幼儿园水平,承认,并不会丢掉你的逼格。对于不懂的事情,先学习再发言,你会很有水平。

对广告的低认知,来自你对销售的错觉

地产业对广告的低水平认知,取决于行业的特殊性。行业决策层,对营销的认知,有个平均主义:

他们一般这么计算,经过调研,该区域一年卖2000套房子,只有10个盘,那我怎么也买200套。再看年任务,刚好200套。

那就一切都停下来吧,稳稳当当的200套完成任务。还做什么广告呢?

09年,我们出来一个小册子,叫《淡市称雄》,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就发现了营销没有平均主义:

假设该地区一年卖2000套房子,还是10个盘,极端恶劣的前提下,会出现2:8比例。即20%的楼盘消耗80%的用户,剩下80%的楼盘,只有20%的用户。

并不奇怪,你到成都南调研一下就清楚了,大概有100个盘,有些盘年卖1000多套,有些盘一年不到200套。

如果你的楼盘卖得差,让团队写个复盘报告,这就是想要团队背锅了,为了不背锅,报告一般分为这两个部分:

1、卖得好的楼盘,优点有这么123;

2、卖得差的楼盘,缺点大约有123456个。

是不是哪里没有对?确实出现了大问题,这个问题在于分析语境出错了:

给成功楼盘找成功原因,给失败楼盘找失败理由。

不但报告写得毫无难处,而且还会合情合理,你自己去市场了解,也彷佛是那么回事。我做地产10多年,每年都会和这样的报告打交道。

对此,你只能束手无策,因为这个现象,就是人类的谜题如何让营销团队有战斗力,不要灭自己威风长别人志气,业绩不好的产品,基本做不到。这个问题困扰着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的若干经营团队。

我提醒一下,这个结论的逻辑,问题在哪里:

1、卖得好的楼盘,也有缺点。甚至是致命缺点,比如价格很贵,但是顾客为何无视了这些缺点呢?

2、卖得差的楼盘,也有优点,甚至是硬核优点,比如地段很好,但是,顾客为何不重视这些优点呢?

问题的本源,还是多数营销人,对广告的认知,停留在幼儿园水平上。

广告的硬核价值:认知霸权。

人类已有广告行为几千年,然而广告这门学科或者行业,实在太年轻。所有的经典理论,我都了然于胸,所有实际运用案例,我都熟悉得不行。

负责任的告诉你,那些观点都是盲人摸象式的。

广告肯定不是做宣传,让人知道的;也不是根据上访量乃至成交量大小,来决定做不做广告的;更不能和行销去比性价比。

广告在商业行为里,最大的价值,就是取得项目的认知霸权。

每个项目,都有优点和缺点,这个你可以通过SWOT分析得到。优点和缺点构成项目的特点,每个项目都不一样,就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

项目独特的特点,有被称为USP,有人称为品牌形象,有人称之超级符号,我们实效将其称为IP。

就如人一样,有些人是屌丝,有些是戏精,有些是大佬,有些是鲜肉,有些是学霸,有些是高富帅,有人是武大郎。

但这些都被称为“策略输出”,不是广告的结果。

广告,是你花钱购买媒体,对公众进行宣传,得到粉丝的行为。单纯的说知名度、美誉度、认知度,都是错的。

最正确的解读是,广告行为,是让受众接受、认同你产品独特的主张。

观念研究院,每篇文章背后都在谈观念的规律,过往谈过一条:当顾客真正接受了你产品的主张,他就不能接受其它主张了。

没有一个买车人,会同时接受BMW和奔驰的主张的,两个主张,他只能接受一个,否则他就会陷入信息混乱,你们说的“纠结症”。

一旦顾客接受了你产品的主张,也即你取得了顾客认知里的“霸权”,成为你的粉丝。

认知霸权,这就能解释,营销界的千古谜题,为啥顾客对好卖的产品缺点视而不见,对不好卖产品的优点,视而不见。

因为取得了认知的霸权后,顾客的认知就会产生变形:

1、得到他认可的产品,优点特别重要,简直难以割舍;

2、这个产品的缺点,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万物皆有缺点嘛。喜欢他的优点,就能接受他的缺点。你看,bmw烧机油,奔驰车内饰有甲醛这些丑闻,并没有影响他们的销售量。

3、对没有取得他认知霸权的产品,所有优点都会被忽视,于顾客内心来说,我根本不需要的产品,优点管我什么事情呢?

你说气人不气人?

SWOT分析,乃至卖点的寻找,都不是营销,那只是内部人员装模做样的对比。需要杜绝。

因为,优缺点对比,都是生产者才会干的事情,不是顾客思维,取得了认知霸权后,消费观会变形,所有的优缺点也会发生变形。

1)如果便宜的楼盘,取得了市场的认知霸权。那么昂贵的产品就会陷入滞销,以前万科推精装房时,真的打不过小开发商的清水房。是精装房错了么,不是,是没有占位顾客的认知霸权。

2)如果昂贵的房子,取得了市场的认知霸权,那么便宜的房子会滞销。因为你的便宜,在顾客眼中是LOW的表现。曾有顾客明确对我说过:这房子送给我都不要。

当顾客嫌弃你的楼盘,无论是远、贵、贱、差、LOW、大、小。问题并不在这些缺点上,而是顾客内心,根本没有认同你。

来源:观念研究院(ID:cdshixiao);作者:实效-吴昊 ;转载已获授权,对原作表示感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rvAF3ABgx9BqZZIiVN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