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长大之后都会有着儿时的回忆。可以是曾经老家的街头小巷,可以是多次前往的公园。在重庆,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说承载了多少人的回忆,它是小时候的休闲之地,是大人们的文化娱乐之地,是去一次就足以吹半天的洋盘之地。它曾经和重庆人民大礼堂、大田湾体育场共同称为重庆三大标志性建筑。它就是位于重庆两路口的重庆劳动人民文化宫。
实在记不清上次去文化宫游玩是什么时候了,只知道那还是个小孩子。这次路过儿童医院,突然就决定再进去看看现在的文化宫是什么模样,找寻一下曾经的回忆。
熟悉的大门,门口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三位伟人的雕像瞬间拉回了记忆。随着不算少的人流进了文化宫,发现现在比以前的树木更多了,到处是一尺以上的保护林木。还是那些曾经熟悉的道路,熟悉的文化宫大剧院和宽阔的广场。
在石凳上、长廊边,不少年老的市民闲坐聊天,也有父母带着年少的孩子玩着游戏。当然,还有在哪里都能遇见的大妈们在跳舞、排练,这是所有休闲公园的共性。
我一边漫步,一边回忆,总想归纳现在的文化宫和以前到底有哪些不同。建立于1952年的文化宫,距今已经有67年历史了,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文化宫的绿化越来越好了,茂密的森林,曲径通幽的小道、据说现在绿化率达到65%,这实在是一个很高的比例,说文化宫是城市绿肺毫不为过,难怪我看见有一些打着吊瓶的病友来此散步,空气确实不错。
第二、当我刚迈进大门之后,就发现里面停了许多的车。后来打探,这个现象还比较严重,基本上道路一侧都停满了车。本来文化宫的道路就不宽敞,这一占道,更显拥堵。行人在里面游玩时,还得时刻注意车辆进出,特别是小孩较多,更显得安全是一问题。或许,现在停车难是难以根治的问题,那我就只说看到的这一情况吧。
第三、各类培训机构林立,广告较多。这或许也是目前市场化的发展所决定的。
第四、环境状况还能做得更好。特别是鲁迅先生像那一块地,地上纸屑较多,掉落树叶遍地都是,看着观感的确不佳。我想,可能是文化宫的人手不够的原因吧。
历史辉煌的文化宫,如今和其他新兴的文化、娱乐、旅游公园相比,的确给人感觉有那么一丝的落后了。发展和传承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命题。文化宫,这座承载多少人回忆的大众综合性公园,未来会怎样,我们都非常的期待。
声明:图文原创,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