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什么越是有钱的人,越不喜欢和穷人打交道?

2020-05-19     第一心理

原标题:心理学:为什么越是有钱的人,越不喜欢和穷人打交道?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穷人和富人之间似乎有一堵不可逾越的墙,限制着彼此的交流。

以前学校将不同阶层的学生放在一起教育,使他们建立平等关系。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渐渐的,不同阶层的孩子受到的教育质量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

很多人认为:越是有钱的人,越不喜欢和穷人打交道。

虽然这句话听上去太绝对了,但是它的确显现了这个时代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问题。

我们该怎样正确的理解这句话呢?

阶层固化

相信大家都看过《泰坦尼克号》,在观看时,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杰克和露丝在同一条船上,可是和杰克类似的穷人都住在下层甲板的三等舱,而露丝那样的富人则住在船舱上层,居住环境可以说比三等舱优越太多。

除了住所不一样,他们在船上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

富人们一边享用着精致美味的食物,一边在优美的音乐中跳舞,男人们喝着酒探讨商业或是政治上的问题,女人则聚在一起探讨衣服、首饰。

穷人则只能在简陋的船舱中载歌载舞,喝着低等啤酒,讲着粗俗的笑话。

从表面上看,他们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得到享受,两者互不影响,勉强算是能够和谐共处。

可实际上,在“和谐”背后,反射出了当时严重的阶层固化问题。 阶层固化则指的是社会地位不同的群体之间流动受阻的现象。

虽然每个人都有提升空间,都有无限可能,但是两个阶层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穷人很难通过努力成为富人。

但这种趋势越严重,社会反而越稳定。因为穷人不再想要变富,两个阶层的人互不影响。

在这种形势下穷人和富人的圈子就会完全隔绝开来。

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截然不同。

而且不光是富人不喜欢和穷人打交道,很多穷人也有着强烈的仇富情绪。

眼光差异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日裔美国籍教育家罗伯特·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曾在书中指出,一个人眼光和自身的经济实力息息相关,贫困的人往往更在意日常的物质生活,所以看得不够长远。

同时,他还认为贫穷不光是指一种经济状态,它更是穷人身上的一种特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中了彩票或是拆迁得到巨款的暴发户,很难积攒住财富,他们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把钱财挥霍干净。

长时间的贫穷生活,使他们缺少对财富的正确认知。

罗伯特还认为,“穷”往往体现在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上。

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富裕的生活,一旦进入了舒适圈,他们就会变得不思进取。而那些有梦想有野心的人则会把目光放长远,他们希望自己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为人民做贡献。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穷人思维过于注重“沉没成本”。

当明知道一件事情对自己来说毫无意义的时候,为了不浪费钱,他们宁愿牺牲更加宝贵的时间。

而有钱人则是把时间当作最宝贵的东西,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深谙时间管理之道。

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创业之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的创业之路总是很坎坷。比如马云、马化腾、雷军等人。

他们都是在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和稳定的工作后便毫不犹豫地迈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哪怕被人嘲讽,没钱吃饭,他们也没有放弃,最终,他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毫无疑问,他们深远独到的思想对于自身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给一个普通人一百万让他去创业 短短几年,他又能做出什么成绩呢?

所以,我们要坦然看待不同阶层的人思想眼光不同这个事实。

在一定程度上,物质决定了意识。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机会。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无需为了社会阶层固化而愤懑不满。

比起天天纠结贫富问题,还不如接受现实,从小事做起,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未来生活做铺垫。

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不同阶层的人生活方式虽然是不同的,但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的指标也绝对不是贫富。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eg2LXIBnkjnB-0zOQ2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