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写了一首诗,大臣说诗里有一个人,是皇后的情人,皇帝愤怒了

2019-08-21     路生观史

提起契丹女强人,就会想起那个强悍的萧太后,屡次亲征,巾帼不让须眉,逼迫宋真宗签下澶渊之盟。契丹属于游牧民族,民风彪悍,其经济水平自然和北宋差距不少,所以其才子佳人也相对较少,但到了辽道宗一朝,辽国出了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子,这位就是辽道宗的第一任皇后,萧观音。

史料记载“道宗宣懿皇后萧氏,小字观音,钦哀皇后弟枢密使惠之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萧观音原本是钦哀皇后萧耨斤的侄女,相貌那是倾国倾城,并且善于诗词歌赋,还喜欢弹奏琵琶等乐器,是辽国罕见的文艺女青年。

重熙年间,被燕赵王耶律洪基纳为妃子,耶律洪基继位为皇帝后,萧观音被封为皇后。耶律洪基得此佳人也是疼爱有加,不过,对于户外娱乐活动,耶律洪基更加感兴趣,经常在外打猎游玩,甚至几个月都不回宫中。

凡是碰到不靠谱的皇帝,奸臣必定会趁机夺权,扰乱朝纲,好比秦二世胡亥和赵高、明正德帝和刘瑾。耶律乙辛原本是皇帝的护卫,因为平叛耶律重元的叛乱,成为朝廷大员,封北院枢密使,位高权重。

皇帝常常在外游猎,不问政事,朝廷的大权就落到了耶律乙辛头上,随即为所欲为,铲除异己、拉帮结派成为朝廷一大奸臣。萧观音作为皇后当然不能干涉政事,但他生下太子耶律浚,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而耶律乙辛要想夺权,就需要干掉皇后和太子。

耶律洪基长时间在外游玩,就苦了后宫的萧观音,独守空床孤独难耐,于是萧观音就常常以辞藻来抒发心中对皇帝的想念。这就是《回心院》词的由来,这首词感情真挚,是难得得好词。

“铺翠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袂。铺翠被,待君睡。”“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茵,待君临。”萧观音写词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重新获得皇帝的宠爱,辞藻美艳华丽,把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皇后写词想念皇帝,这无可厚非,但萧观音对音律掌握稍差,便请来熟通音律的乐师赵唯一,为这首词谱写一个曲子。赵唯一当然不敢怠慢,他尽心竭力谱曲,一弹一唱间,萧观音心之神往,两人好像产生了某种暧昧的情愫。

契丹一族不同于中原汉族,对于男女之情看得不是那么重,在众人眼中也不是什么大事。此时耶律乙辛从眼线得知此时,便想借此利用一番,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耶律乙辛知道皇后喜欢诗词,安排人送上一首极为香艳《十香词》,还忽悠说是宋朝皇后写的。

要是宋朝皇后真的看到词的内容,估计得被气得吐血。我们在此摘录一段“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芙蓉失新颜,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这首词写的就是女子身上十个部位的香气,多少有些少儿不宜。

萧观音看到之后也为之一惊,有些脸红心跳。一位侍女就此机会说了一通谎言,这位侍女名叫单登,是耶律乙辛的眼线。单登对皇后说:“这首词如果配上您的手书,那岂不是更佳!”萧观音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便真得亲自书写了一遍,并在最后配上了一首诗。“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君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问题就出在最后这一首诗上,因为他里面出现了那个乐师的名字“赵唯一”,耶律乙辛借题发挥,认定皇后和赵唯一私通,把状告到了皇帝那里,皇帝被人带了绿帽子,这可是奇耻大辱。不管真假,皇后等一概人等都被打入大牢,在严刑拷打之下,萧观音、赵唯一被屈打成招,最终一代才女含恨而死。

萧观音含冤九泉,也许,她跟赵唯一根本什么关系都没有,错就错在她对诗词歌赋的热爱,奸臣当道小人作祟,最后她也无可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香消玉殒谁人怜。(文/九鱼亭)

参考资料:《回心院》、《十香词》、《辽史·第七十一卷列传第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VM8rW0BMH2_cNUgd2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