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听说过吧!这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死亡率一般在80%以上,幸存者常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重度致残者约占40%,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负担.
脑卒中主要有10大危险因素,排在前5大因素发病均超过10%,后5种也均低过5%,每一种危险因素都要警惕!
1. 有高血压的人
占全部危险因素的34.5%以上。现代人工作压力大,血压容易波动,不重视血压监测,很容易长期高血压而不自知,突然中风才发现病情。
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最好家里都要被一个血压计,早晨起床测一下血压,年轻人血压高于140/90mmHg、老人血压超过150/90mmHg就要及时到医院看看。
2. 不爱运动的人
占全部危险因素的28.5%以上。很多人认为“不运动”不是病,其实,“不运动很危险,”大多数西方人喜好运动,天天锻炼,所以他们脑卒中控制得不错。
3. 大肚腩的人
占全部危险因素的26.5%以上。有研究指出,在肥胖程度一样的情况下,男性腹部肥胖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3~5倍,女性腹部肥胖型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也大大增加。
4. 血脂异常的人
占全部危险因素的24.5%以上。专家提醒,预防脑卒中,要关注血脂指标LPa、LPb的数值及两者的比值。
5. 吸烟的人
占全部危险因素的18.9%以上。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栓生成增加,炎症反应加强及氧化修饰,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
烟草使用与卒中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即吸烟数量越多,卒中风险就越高。这是因为:
吸烟和接触二手烟,会促使人体释放大量的收缩血管的物质,使吸烟者(二手烟暴露者)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增高,极易诱发卒中;烟草烟雾还可以导致胆固醇含量增高,加速血管壁损害;吸入烟草烟雾还可引起血黏度的升高,血黏度显著升高及血管壁损害共同作用,易促使卒中的发生和发展。
据估计,脑血管病死亡总人数的11%是吸烟造成的。在30-60岁的成人中,脑血管病引起的过早死亡有30%是吸烟造成的。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专家建议,戒烟可显著降低卒中的风险,戒烟2年之后的卒中风险显著降低,戒烟后5年可达到非吸烟者的水平。
除了以上五种因素之外,糖尿病、酗酒、压力过大、失眠、抑郁症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中风的征兆
1. 打嗝不止
如果你经常打嗝,或者最近突然打嗝频率增加,那就要警惕了.
专家提醒,异常打嗝有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一方面,脑动脉硬化等疾病,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颅内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中枢,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横膈膜肌肉异常收缩,出现打嗝。
另一方面,脑卒中后常会发生应激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血液刺激胃黏膜,殃及膈肌,出现频繁打嗝等表现。
2. 易摔跤
中风会导致一侧肢体无力,所以会摔倒。老人出现易摔跤情况时,无论是家属,还是医生,都应该认真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看看有没有同时合并面瘫,讲话有没有不流利等中风的表现。
3. 常咬到舌头
吃饭的时候,偶尔咬到舌头,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了。但如果隔三差五经常咬到舌头,有可能疾病的征兆,常见的问题就是中风。
老人如果发现最近常咬自己舌头,或伴有头痛、记忆力下降、手脚麻木、行走不稳、言语不清等,应赶紧就医,接受正规检查。
4. 一过性视物不清等
曾有一名48岁的私营企业老板在看球激动时,突然有一瞬间 感觉眼前黑了一下,然后就觉得看东西模模糊糊的,大约持续了两三分钟,视力又恢复了正常。还好有朋友提醒要注意防范脑卒中,他的病情才避免了进一步恶化。
这五个“一过性”(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出现)都要警惕:
一过性肢体麻木。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现无力、麻木或瘫痪.
一过性视物不清。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视物成双。
一过性言语不利。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
一过性头晕。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态不稳。
一过性头痛。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或头痛的方式意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