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头”已成电视剧重拍首选?高云翔赵立新作品首当其冲

2019-10-23     娱乐壹八卦



《光荣时代》正在热播,作为经典红色影视作品该剧本备受期待,但因赵立新在微博上发表不当言论成“问题艺人”,以至于他在剧中的镜头惨遭“AI换头”,尽管制作方做了精细的处理,但依然被网友看出换头痕迹,大大折损了该剧的品质。

事实上,《光荣时代》并不是第一个“AI换头”的影视剧,就在前不久,高云翔主演的《阿那亚恋情》也被爆已“AI换头”,而《巴清传》则要斥资6000万“换头”,此外,有业内人向搜狐娱乐透露“前段时间有一大堆电视剧搞了这样的事情”。

技术的发展给了这些影视剧补救的机会,但受限于时间、财力、经验等问题,有幕后特效工作人员对搜狐娱乐直言,目前已经播出的几部“换头”剧,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AI换头”,而是抠像合成,所以才会给人一种抠图、不协调,违和的感觉,也难怪网友会说这样的剧是粗制滥造。

影视剧被迫“换头”重拍

“问题艺人”成首罪

近几年影视剧重拍事件频频发生,一方面是受政策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问题艺人”作怪。

前两年受“限韩令”影响,53部有韩国演员参演的电视剧不同程度都受到了影响,这些剧大多数还在积压,只有极少数删减或重拍后播出。如张翰与韩国女演员具惠善主演的《传奇大亨》,贾青在绿幕前补拍了女主角所有镜头,再后期合成播出。

但结果显示,这是一次失败的补救行动,整部剧张翰和贾青都像不在一个时空里,两人对戏眼神对不上,身上的光线明暗对比明显,剧中还出现了一个车两个方向盘这样明显的bug,被网友调侃是在看鬼片。不出所料,这部剧因为它老套的剧情,以及拙劣的抠图技术,首播收视率仅仅0.157,平均收视率最多0.3,妥妥的扑街。




更多的影视剧则是被“问题艺人”所累。

《捉妖记》因为柯震东吸毒,追加7000万换角重拍;《大秦帝国之崛起》因为王学兵涉毒,片方找来邢家栋补拍了300多场戏;《不可思议》因杜汶泽原因,花1000万找大鹏改拍;赵立新因不当言论被“AI换头”……



这其中,电影重拍效果明显好过电视剧,比如《捉妖记》和《不可思议》,几乎看不出重拍痕迹来,也未影响到作品的质量。而电视剧大多效果堪忧,如上述提到的《传奇大亨》拍得像个鬼片。《大秦帝国之崛起》出现明显的bug,其他演员都是720P,而邢家栋补拍的“白起”却是1080P的,画质相差太大,看的时候很容易出戏。《光荣时代》算是目前“换头”效果最好的,但如果细看,依然会看到补拍的演员与其他演员光线上的明显不同,这多多少少也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究其原因,电影因为篇幅小,即使重拍工作量也不是很大,花时间精雕细磨,出来的效果都不会太差,但电视剧因为篇幅太长,多数又急着播出,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后期,自然效果就不如意了。

不幸的是,目前这些“AI换头”的作品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广电总局对“问题艺人”的进一步严控,未来一段时间,电视剧“AI换头”或将成为一种常态。一位业内人士就向搜狐娱乐透露,“前段时间一大堆电视剧搞了这样的事。”

据不完全统计,高云翔除了《阿那亚恋情》被爆已“AI换头”,《巴清传》将花6000多万重拍之外,他还有《探戈》、《惊天岳雷》、《北上广的四季沐歌》、《哪吒与杨戬》、《不婚》等影视作品待播。受负面新闻影响的吴秀波,手里还压着《人名警察》、《深渊行者》、《无名侦探》、《情圣2》、《渴望生活》等十多部作品。翟天临学霸人设的崩塌,导致《欢乐无双》、《局外人》、《买定离手我爱你》、《裸漂》等影视剧也前途未卜。赵立新除了《光荣时代》,还坑了《南烟斋笔录》、《爱我你敢吗》、《人民的财产》、《绝密者》、《风声》、《风雨送春归》等剧。未来这些影视剧想要顺利播出,很有可能都会走上“AI换头”之路。



真“AI换头”不需要演员补拍

但耗时费钱一分钟需上万元

那“AI换头”到底是怎么换的呢?随着《光荣时代》的播出,人们对这项技术充满了好奇。

几位业内人士对搜狐娱乐透露,“AI换头”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动作捕捉的过程,把A演员的脸部信息捕捉下来,套在B演员的脸上,这个新脸就会动起来。事实上,“这种技术并不新鲜,动作捕捉若干年前就有,只不过受制于计算机能力,和这个技术编程的精度还达不到,一直以来都没有广泛应用。”如今各方面计算机水准都上来了,加上“问题艺人”催生的影视剧重拍现象,才使得这一技术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如今已经播出的几部影视剧,其实都算不上真正的“AI换头”,只能算是“换人”,如《传奇大亨》、《大秦帝国之崛起》、《不可思议》,以及之前的《巴清传》,都曾传出演员在绿幕前补拍的新闻。

“真正的‘AI换头’并不需要演员补拍戏份,只需要把他一整张脸360度捕捉下来,就可以替换了。目前来说,“真正应用到‘AI换脸’这个技术的只有《速度与激情》中的保罗,”特效师小林说,“《光荣时代》严格意义上也不算,毕竟有一部分戏黄志忠还是重拍了,就最后呈现的效果来说,更像是用补拍的素材抠像合成的。”不同于《传奇大亨》的是,《光荣时代》只是换了脑袋,这种操作方式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穿帮,但因为光线原因,观众还是会看到抠图痕迹。

那为何这些影视剧不做真正的“AI换头”呢?特效师小林觉得,一方面是大多数影视剧重拍都事出突然,并非一开始设计好的,所以并没有足够的动态素材可以做“AI换头”。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AI换头”耗时费钱,“一个简单的镜头要牵扯到五六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一个人工,这五六个人有时候一天最多只能做十几秒。价格一般都是按时长算,每个公司的标准不一样,一分钟几千或上万都有可能。”如今电视剧动辄50+集,出事的“问题艺人”又大多是主要角色,在影视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不是谁都可以承担这个损失的。而且,“一部电视剧保守估计得花5个月才能完工。”

相比要而言,请演员在绿幕前补拍后再合成似乎更划算一些,也是当下“换头”剧最主流的选择。但这种操作对素材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幕后团队完全还原当时的光线,演员完美复刻被替补演员的表演,否则就会出现违和感,大大降低作品质量。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换头”剧并未做到这一点,更像是一种交差,成功播出就算完成任务。

“AI换头”引发行业焦及法律问题

制作方需从源头解决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AI换头”剧的出现,由此引发的一些行业及法律问题,也在冲击着人们的认知。

有人担忧,如今这些影视剧大张旗鼓的“换头”,会不会催生出新的“抠图演员”。想当年配音也是作为一种补救手段被应用于影视剧,到如今配音却成为一种影视剧标配,使得影视行业出现了一批连台词都说不利索的演员。此外,“AI换头”面临的法律风险又该如何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几位业内人士都持乐观态度,在他们看来,当下虽然有滥用配音,抠图等乱象,但大多数演员还是非常在乎自己的名声,加上广电管控,平台限制,不可能有人主动利用“AI换脸”去拍剧,况且这项技术还未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相信演员和制作方都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曾负责《锦绣未央》侵权案的王国华律师表示,影视剧作品创作相对于其他作品创作要复杂的多,所投入的资金数额也较高,有些影视剧作品,涉及的投资额数千万,个别影视剧的投资达到数亿资金,参与的演员众多,但参差不齐。个别演员产生负面信息,极有可能导致该部影视剧被禁播,或导致影视剧受到贬损,而产生巨额的经济损失。对于影视剧投资方来讲,消除负面影响,确保影视剧正常播出,避免负面评价,更换演员是无奈的避险方式,包括使用技术手段“AI换脸”,这种行为本身并不违法,应该不属于侵犯肖像权行为。但也有律师持相反方向,认为擅自将演员脸部换成他人面容,本身就存在侵犯当事人的肖像权,同时也侵犯了其创作作品的名誉权,若以法律维权,电视剧或将难逃停播风险。

不得不感慨,“AI换头”剧命运实在太坎坷,换或不换,都面临一堆麻烦。所以说,与其事后被迫“换头”,制作方也许应该学会防微杜渐,用更严格的标准来遴选演员。唐德影视因为《巴清传》中两位主演的不当行为吃了大亏,之后他们就做了很多防范措施,比如在影视剧筹备阶段,加强对演职人员的背景调查,在合同中进一步明确了演员人员的责任,如果因为演职人员导致剧无法顺利制作、发行或播出,演职人员要承担所有损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OVr-20BMH2_cNUgo-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