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摄影师 Michael Wolf,出生在慕尼黑,在美国长大,获奖无数,却钟爱于中国。
1994年摄影师Michael Wolf独自来到香港,当他第一次穿梭在香港的巷子中,他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之后,他用镜头记录着香港的变化,这一拍就是25年,他也是最懂香港的人。
今年4月份,Michael Wolf 在香港长洲自家的公寓中去世,享年65岁。生命的最后,他把自己交给了这座他最爱的城市。
香港在我们眼中,是摩天大楼,是繁华,是灯红酒绿,但是在 Michael Wolf 的眼中它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城市。
现在我们来欣赏 Michael Wolf 镜头下香港吧~
01 香港的街角,是每天生活的开始的地方。
香港的街角应该是香港最有人情味的地方,这里遇到爱情的概率不大,但是遇上美味的概率很大。
每个街角几乎都有所谓的“老字号”,它们的店主可能换了一辈又一辈,但是味道却一直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居民。
看港剧的时候,每天早上上班去街角吃个早饭,就能精神一天,晚上疲惫的时候,街角也会为你留下一顿餐,那个味道叫做温暖。
有人说街角很乱,很嘈杂,但不就是这些吵吵闹闹才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嘛。
一个拐角见证过太多的故事,它是平凡人生活的缩影,这里无需多加修饰,你只需要随心顺其自然就好。
02 生活在高度密集城市中的人
提起香港,或许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棺材房”这类的词。
没办法,香港地少人多,房价高,为了生活,香港的楼越盖越高,密度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只能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房间中。
这些楼市既是香港的代表也是香港人生活的缩影。
Michael Wolf 的《建筑密度》系列中香港的这些楼,虽然看似很有规律,整齐划一,但是密密麻麻却让人喘不过来气。
都说城市居大不易,在 Michael Wolf 的照片,那种生活的压迫感迎面而来。
Michael Wolf 的照片中,只有楼房,没有天空,没有大地,就好像生活在一个没有天日的封闭的城市之中。
虽然这些楼被刷的五颜六色,看起来很美,但是生活在楼里的人可能大多数都是过着“灰色”的生活。
03 夜晚万家星星点点的灯火
Michael Wolf 的《夜》这个系列其实可以说是和上面的《建筑密度》是相得益彰的。
夜晚的香港,很多人会想到维多利亚港湾,会想到热闹的金紫荆广场,又或者是富人聚集的浅水湾。
但是在香港贫富差距是很大的,电视剧中有钱人的生活还是在少数,很多人在深夜回家后就只是躲在自己的小房间内看剧吃外卖。
因为夜生活的消费很高,所以他们很少有娱乐生活,对他们而言在香港晚上能有一个栖身之所就已经很安心了。
所以香港的高楼总是灯火通明,那里亮起的每一盏灯,都是无数为梦想奋斗的人留下的印记。
04 这才是最真实生活的写照
Michael Wolf 的拍摄内容不仅仅是城市的街头巷尾,还有生活在香港的居民。他把镜头伸到了寻常百姓家。
《100x100》这个主题让 Michael Wolf 第一次真正深入了解在香港生活的状态。100扇门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生活缩影。
在香港很多人都生活在不足10平方的小屋子里,这里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拥有过一张大床,为了节约空间,上下铺床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但是很多香港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对很多人而言能拥有那不足10平方的空间就已经很幸福了。
其实 Michael Wolf 拍下的何止是香港,他拍下的是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的场景。
这些照片虽然朴实感动,但是却能传达出情感,现在又有多少人能接受真实。
有些人的拍照和修图技术高超,可以把“不美”的东西变成“美的”,然后得到很高的关注和点赞,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或许这些照片的背后才是人们真实的生活。
还记得 Michael Wolf 拍过一套东京地铁的照片。照片上的每个人不是倦怠就是飘忽,这不就是我们最真实的样子么。
感谢摄影师 Michael Wolf 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生活,生活不可能什么时候都是完美的,与其每次都用虚假的美来满足自己,倒不如多出去走走,多看看这个真实的世界,多面对几次真实的自己......
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坚持与守候,认真对待生活,或许在某一瞬间,你的坚持都将绚烂成花。
关注角马,每天都会分享美图,摄影技巧和旅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