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这天,潘红英打开手机,看到微信里一排未读的拜年信息,她迟疑了下,“今天是初几?”
潘红英,我院感染病科主任。年廿九开始,我院开始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进行留观隔离,那时到现在,她和同事就没离开过工作岗位。“我已经没有过年的概念了,搞不清是初几了。”
有人因为紧张
跑到医院发热门诊
“我们接诊留观的疑似患者,有一半已经解除隔离。” 潘红英主任说,每解除隔离一位患者,他们就长出一口气。这不仅说明病人安全,医护人员也安全了。
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是年底那段时间。“最高峰的时候每天有接近300人到发热门诊。”我院发热门诊护士长翁勤说,“病人的恐慌情绪很严重。”
很多患者,没有发热症状,只是有轻微的咳嗽,就会跑到医院要求检查。
“害怕,反复说自己的不适,担心是不是被传染了。” 翁勤说,随着科普宣传越来越多,这种恐慌性的患者慢慢减少,“现在每天来发热门诊的患者有100多人。”
在发热门诊,翁勤和护士会详细询问病人的情况,根据流行病学史做出判断:发热程度,是否去过武汉,是否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等。
翁勤护士长正在给护士做培训
被确诊为疑似的患者就会被送往潘红英所在的隔离病房。转运时病人需穿上一次性隔离衣,戴医用防护口罩,由护士通过专用通道护送至病区。
感染病科的医护人员为自己打气
又闷又湿
年轻护士险些晕倒
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非常辛苦。
“首先心理上肯定会担心被传染,说不担心是假的,这是人之常情。其次,每天要穿至少8个小时的防护服,体能的消耗是巨大的。” 潘红英说。
27岁的郑伟博士是感染病科的住院医师,去年8月份刚刚入职,工作不到一年就遇上了这个重大疫情。在进入留观病房前,郑伟有些不安:“我们潘主任说,让我放心,她肯定给我们最好的保护措施。有她这句话,让我很安心,因为我相信她。”
“第一次穿防护服,8个小时下来后,我都要崩溃了。” 郑伟说,防护服非常闷,N95口罩紧贴在脸上,取下时,脸颊上都是凹陷的红色印迹,“一旦进入留观区,防护服就不能脱下来,也不能上厕所,所以进去前,先排小便,然后8小时不喝水。”
每天脱掉防护服时,郑伟和同事身上都是湿哒哒的,“密不通风,很容易出汗,穿上一个小时,就浑身汗津津的,脱掉后,手会轻微发胀,又白又皱。”
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
大年初一那天,有位护士因为体力不支,险些晕倒。
“她那天持续工作8小时,没有喝水,午饭也没吃,交接班时就支持不住了。”感染病科护士长刘明晨说起这件事,就觉得心疼,“她才24岁,刚毕业没多久。我们这里的护士都很年轻,但大家都主动加班,随叫随到,没一人推诿。”
按照规定,隔离房间不允许开启中央空调。所以,隔离病房内非常冷,但穿着不透气的隔离服,身上又汗津津。这种体感非常难受。
“只能坚持,穿戴防护服工作,很大程度上要靠毅力。”郑伟说。
情绪失控
隔离者还需心理疏导
郑伟的除夕夜是在医院度过的。医院给大家安排了留宿的房间。
“我们要求,所有进了留置区的医护人员,都不要回家,一直等到他接触过的疑似患者解除隔离。” 潘红英说,为了降低风险,感染科的好多医生年前就把一家老小都送回了老家。
隔离病房里的疑似患者都有武汉或者湖北接触史,多数患者都比较配合。
“我们一般做两次检测,检测结果呈阴性就可解除隔离,周期最快是48小时之内。”潘红英说,解除隔离的患者,回家后依然会要求他们居家隔离,“一般是两周时间。”
但是也有情绪比较激动的患者,省人民医院留观的年纪最小的14岁女孩就是其中一位。
“有武汉接触史,轻微发热,我们要求她隔离,当时是年三十,小孩子情绪特别激动,大喊大叫。家属情绪也很激动,一定要求陪护。”
潘红英和同事们就不停地安抚孩子和家属,“其实我们在隔离病房里要做的工作,不仅是医学上的,很多时候还要做这种安抚。有些患者会出现情绪上的失控或者惶恐,这个时候,心理疏导也很关键。”
有你们在
杭州很安全,家就很安全
1月21日傍晚,张燕萍护士长接到通知:日间医疗中心将作为备用科室收治疑似患者。召开科室会议、部署环境物资人员和流程、进行严格的防护培训,除一人支援发热门诊,日间医疗中心的所有人都留下来了。张燕萍护士长说:“会后,大家没有一句怨言,都默默地取消了回家和度假的车票机票。”
1月23日21时,两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疑似病例被安排到日间医疗中心,张燕萍和护士吴国栋迅速做好接收准备。病人入住后,采集标本送检、病人宣教、每4小时测量体温、通过呼叫对讲系统了解病情、给病人心理辅导支持,同时病区环境物品消毒、医务人员防控监测也同步展开。医务人员与病人相互打气,凝聚起来的精神信念和抗疫意志让大家共同度过了两天三夜。
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
1月26日,两位隔离观察患者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按标准解除隔离并详细的口头及书面告知居家自我观察要点和注意事项。两位患者在心情激动之余,不忘感激:“感激所有医护工作人员。有你们在,杭州很安全,家就很安全。”
日间医疗中心的小伙伴们表示:疫情在前,我们绝不退缩!我们时刻准备着,随时奉献自己的力量。
日间医疗中心医护人员和出院患者合影
这个春节,因为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而令人难忘。在这场战役中,他们,责无旁贷,使命在肩,他们,默默奉献,执守一线。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平安。
今天,我们聚焦的几位,仅仅是无数医务人员的缩影。附呼吸内科周宏斌博士诗一首,谨以此向所有奔波在一线的勇士致敬!!!
时逢新岁雨初停,警讯传来举世惊。
千里驰援除大疫,万家分隔锁孤城。
忍辞萱室拥怀泣,敢闯龙潭逆向行。
海内亲朋同祝愿,平安顺利踏归程。
来源:浙江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