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小别,巴比特《8问》栏目主持人,巴比特和TA的朋友们发起人,Sheknows联合发起人。
黄步添博士,云象区块链创始人,VNT Chain联合发起人、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协会副会长。作为国内早期区块链技术实践者之一,已申请近40项发明专利,截止2017年全球区块链专利总量排名第九位,主编《区块链解密:构建基于信用的下一代互联网》。
周峰,VNT Chain 联合发起人,阿里金融(网商银行前生)早期创始团队成员,先后担任阿里金融部门经理,连连支付研究院院长助理,曾负责多个区块链项目研究与孵化。
以下为采访原文,有删减。
贾小别:黄博士你已经做了联盟链云象,为什么还会在2018年发起VNT Chain这条公链?
黄步添:曾经我们和浙江大学的英特尔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NS实验室、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区块链实验室、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一起讨论:区块链技术应该走向何方?
我们一致判断:未来的区块链技术方案发展趋势,应该是联盟链跟公有链的技术融合。所以我们一起建立了VNT Chain的技术社区,主要是想通过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演进,跟商业落地能真正融合。
我们一直在提所谓的赋能,分布式商业经济,跟实体经济结合,怎么跟实体经济融合?如果原有的区块链的旧架构不去打破,我们更希望是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可扩展性、隐私保护等一些技术,能使区块链本身技术的变迁,这也是推动VNT Chain的一个目的所在。
贾小别:我要问一个有点刁钻的问题了。你们联盟链其实在国内一直做的很好,全球做公链的更多。你为什么要自己去做?你是觉得别人的公链做的不好吗?
黄步添:有这个考虑。原有的很多公链,更多的是很纯粹的公链,它更多是基于某种数货币的形态产生的。我们是基于聚合链的架构,为商业而生,为商业的落地而生。
VNT Chain主要特点是区块链的可拓展性,我们是把联盟链跟公有链技术的一个融合。通过联盟链我们为实际应用场景,商业场景。商业场景上它会涉及到很多的需求,比如隐私保护、安全性、速度效率等问题,这些联盟链技术本身就可以很好的一个融合。公有链提供的价值是流通场所。
周峰:其实博士是从整个商业场景落地的角度来讲,适合或者不适合的问题,不存在别的公链好不好的问题。
今天很难做到一条公链解决所有事情。用联盟链加公链这样的架构,在不同的商业场景里,可以在联盟链里面来做开发、部署,满足不同需求。VNT这条公链不是舍弃掉联盟链不要了,而是把原有的优势再继续发扬,然后找一个更好的、可结合的点来结合,这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贾小别:VNT Chain最新进展如何?
周峰:VNT Chain主网上线是今年6月份,线需要有大量的节点来维持它的运作,所以目前在推进超级节点的竞选。我们整个超级节点的构成其实非常丰富,像交易所、矿池平台、钱包、资本,甚至高校等这样多类型的组合,它们在VNT网络生态里做大量贡献,如安全、隐私、效率等系列问题,维持整个VNT网络生态的运转。
光有超级节点也不行,因为社区里很多人都会说,你们是不是超级节点会形成一个中心化这种竞争。所以我们现在在我们整个链体的生态里面,我们也引入了社区节点。让社区节点来参与到整个网络的治理当中,它来行使类似像监督、检查、管理这样的一些权益。
贾小别:目前VNT Chain的生态的治理情况如何?你们的超级节点竞选有哪些规则?
周峰:目前超级节点竞选已经有将近20多家机构加入我们。比如OK、火币、抹茶,包括巴比特MATPool,包括币胜资本、木屋资本,虎符钱包等业内比较知名的机构。
整个节点当中,超级节点必须得要质押一定数量的VNT,大概1000万以上,防止他们来做恶。另外它还要配备有相应的一些硬件要求。社区节点这块,只要你持有VNT,并且质押VNT大概300万左右就可以来参与到整个社区节点的竞选。
贾小别: VNT Chain的超级节点的竞选和其他项目的节点竞选相比,有什么特点?
黄步添博士:VNT Chain的超级节点比较特殊点是我们更多引入了研究机构。我们现在已经引入了六家研究机构,比如浙江大学的英特尔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NS实验室、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区块链实验室、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数字创新研究院,还有河北工业大学数字计算智能实验室等等。
为什么要引入一些研究机构?因为我们作为一个技术社区,一定要推动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个技术发展最终能够商业落地所结合,解决技术的瓶颈,不能阻碍商业的发展。这是我们VNT Chain的超节点里面是很关键的一个特点,一个关键要素。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技术跟商业的不断的融合,使得我们商业的落地能真正成为一个现实。
贾小别:节点竞选的本质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搞节点竞选?真的有必要吗?
黄步添博士:区块链网络一直在提所谓的去中心化,或者非中心化的理念。这也是更希望让更多的机构或者一些网络治理的节点来参与、来共治,所以共治是很重要的概念。只有让相关的参与者或为网络有贡献的参与者来参与,这个区块链网络才比较有意义。
贾小别:如果我已经是很多项目的节点了,又来选上你的,那这是不是和原本的设想不太一样呢?这样子会不会一个机构能控制的东西反而更多,能影响的更多?
黄步添博士: 一个节点它可能有多重的角色,本质上它跟一个人一样,它有多重的社会角色,甚至它还可能会有更好的整合资源。核心是你有什么样的机制去约束它。我觉得区块链其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理机制,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贡献来分配,不是按需分配,是按贡献来分配。如果你今天没有支持我的网络运转,没有做我的网络上该有的贡献,那对不起,你在这里的收益是没有的,虽然你选上了,但是你是获取不了对应的收益。当你可能屡次不作为的时候,那就会有备选节点来替换掉你。
贾小别:高校研究机构加入节点竞选,他们需要质押Token吗?
周峰:为了鼓励这些研究机构,我们会向这些研究机构捐赠大概一个亿人民币对应的Token。但这一个亿Token是在公开的地址里面,是被锁定的,它不能去到二级市场上进行销售或者其他干嘛。但当它成为超级节点,为网络做出应有的贡献之后,这个贡献对应的收益部分他自己可做支配的。
贾小别:为什么区块链项目要搞超级节点竞选?是不是因为区块链其实没办法去中心化,做了超级节点可以看起来去去中心化一点?
周峰: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你看比特币网络,它是做到了绝对的去中心化对不对?但你会发现它的效率确实很低,它没有办法支持来商业运作。
所以我有另外一个观点,我觉得去中心化和中心化没有绝对的对或错的问题,而是看商业场景的需要。超级节点竞选,它可能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平衡后的一种产物。
就像我们今天聚合链架构一样,为什么我们要来提出聚合链的架构,甚至在联盟链的部分里面,我们会针对各种情况商业场景做一些定制化的方案,它其实是为了满足商业需求的,它是为了满足丰富多样的这种商业需求而设立的。
所以超级节点的竞选也是一样,它其实可能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间相对平衡后的一个产物。也许做不到绝对,但至少把难度给增加了。当然如果今天没有这些超级节点的竞选,你又会先变成什么?就像一个公司一样,那一定是有问题的。
黄步添博士:就像我们对应到所谓的民主,有一种纯粹是人民选举出来的,有一种是到了一定阶段所谓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决策效率更高。
比特币主要基于POW,通过机器来维持网络的运转,基本上实现去中心化。最近很多矿池,可能排名前几的矿池就占据了百分之七八十的算力。这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说它也是很中心化,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也保证了一定的去中心化。所以我们从来没有说是绝对的去中心化,而是说通过一种所谓的非中心化来使得网络的治理更稳健,这个作恶的成本更高。
周峰:对,当你一个中心的时候,你的作恶成本一定很低,当你有多个中心的时候,你的作恶成本一定会很高,一定会随着你中心越来越多,作恶成本一定会越来越高。所以多中心,我个人认为是看不同的场景,从商业场景里面绝对的去中心其实是挺难的,所以更多的可能以多中心或者在这里面达成某种平衡来做这个事情。
贾小别:那超级节点竞选它会不会像区块链里很多的一些热词一样,一阵风一样就过了呢?它会不会成为一种过去式?
周峰: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非常好,我认为核心的点在于哪里?不在于竞选,竞选只是一种形式,但是你核心要看到的是什么?是竞选背后以及竞选以后的事情。今天竞选的这个机制确保了什么呢?今天在整个网络当中是一个多中心化。
第二个,他今天竞选只是某种形式,但竞选完之后,他今天在维持网络的运转,他在给整个网络,在给整个社区做他该有的这个贡献。所以我觉得不管竞选这件事情是不是一个表面上的形式。我们要看到竞选这个行为本身结束了之后,它未来所带来的效应,未来所带来的对整个网络,对整个社区带来的治理的这个效应,这是我们能看到的。
就像美国选总统一样,竞选总统他是不是只是一个形式,竞选完之后可能一届任期或者两届任期之内都不会再竞选,但是你要看到它竞选完之后,它整个施政纲领的这些实施,他其实是有长远性效益。所以我觉得不管他今天竞选这个是不是一个短期的热点也好,怎么样也好,但我们必须得看到说类似这样的行为,它给整个网络给整个社区带来的这种长远性效应,是一直会延续和存在的。可能竞选行为只会发生在某几个特殊的阶段,我指的是这种竞选的选票的行为,或者说某些活动也好,但是它竞选背后是有一套机制在这里,整个网络运转是有机制的。这个机制才是延绵不绝,对未来产生巨大效应。
黄步添博士:有这样的机制,你会看到有很多的人,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参与节竞选,我们看到都是他形成了一个多中心化的局面,他对以往单中心化作恶是会有一定约束和牵制。
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本身其实不是最本质的问题,关键是技术跟商业怎么一个结合。我们一个技术最终有没有用,也是需要商业去验证。不要空谈技术,更应该是更务实的去把技术跟商业的落地融合,这才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老是在说什么,无论是人工智能也好,区块链也好,大数据也好,大家只谈技术,我觉得这只是很低层次的一个层面。
周峰:很多商业公司的从业者,其实存在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某一个技术很热,去追捧某个技术。早期的人工智能也好,大数据也好,或者现在区块链也好。如果不进行技术跟商业的融合,公司是很难去持续下去的。技术赋能商业的价值才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