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餐缩水了?那机票呢?

2019-09-12   人民旅游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现在连天上也没有了。

一直备受关注的飞机餐,这两天又成了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因为有乘客在乘坐航班时发现,以往的正餐不见了。

有网友吐槽:乘坐上海虹桥飞往北京首都的国航CA1502次航班,花了5810元的票价坐的公务舱,结果只吃到了一份三明治?

还有网友爆料说,自己乘坐东方航空从上海飞往昆明,在3个多时长的公务舱里,就吃了5片水果和2块点心。

明明花了那么多钱坐一趟飞机,还不是廉价航班,现在怎么连一顿热乎乎的饭都吃不上了?给这点吃的,还不够塞牙缝。


飞机餐为何缩水?

航空公司回应:为确保安全

针对乘客反映的飞机餐简陋现象,国航回应:“受飞行航路特点和雷雨季节影响,为最大限度确保安全,所以减少客舱服务内容和程序。”

即按实际飞机时间算,经评估后确认没法在着陆前40分钟完成餐食发放与回收的,餐食种类将会调减成一种或使用无需回收的餐食方式。

早在2012年,民航局就曾发布相关规定,要求“工作人员确保在起飞后20分钟或平飞至落地前30分钟能完成所有旅客服务程序”,飞机进入下降阶段后不应再为旅客提供餐食服务,在飞行关键时刻的这50分钟里,空中服务必须为航行安全让路。

部分网友也持有理解的态度,觉得乘坐飞机主要为了安全出行,“坐飞机又不是为了专门去用餐的,简化餐食可以减少乘务员工作量。”

大部分网友不买账:

只是为了安全吗?

尽管航空公司回应此举是从安全角度出发,但是乘客并不买账,甚至认为航空公司这么做就是为了节省成本。

天上从来就没有免费的飞机餐,机票价格早就包含了飞行上的所有服务,餐食服务当然也包含在内,既然缩减了餐食,机票价格却没有随之进行调整,而且还只增不减。

饭点就餐本来就是生理需求,没有任何说明、且没有任何补偿的机上餐饮“缩水”,无疑等于变相的机票涨价。

9月9日,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顾晓红在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民航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征求意见稿)》中未涉及空中餐食服务的条款,主要目的是便于航空公司根据多等级票价水平,在细化丰富产品方面有更大自主性,旅客可根据自己需求选择不同餐食服务的航班。

机上餐食是民航服务的重要内容,属于航空公司自主经营范畴,航空公司可根据飞行时间、市场需求等因素,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自主决定是否提供餐食以及提供何种餐食。

羊毛出在羊身上,所谓的免费飞机餐从来都不是真正免费的,乘客始终是最终买单者。无论是取消免费飞机餐还是提升付费航餐质量,最终都是作用在消费者的钱包上。

飞机餐“缩水”,你怎么看?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