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的规矩:出殡路上棺不落地,如果棺材碰到地,如何化解?

2020-02-04   历史杂货铺

丧葬是指办理丧事让死者有归宿,生者有悼念的一系列仪式,丧葬也是一种文化,如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丧葬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丧葬的文化怎么变,有些规矩是一直不变的,从始至终都是如此,即便是现在,很多农村地区依旧是遵守那些规矩。

现如今火葬普及,如果有人见过土葬,一定知道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有许多的规矩,当然地区不同丧葬规矩也是有所不同的。

自古以来都讲究死者为大,所以生者会尽可能的给死者一个完美的葬礼,让其风风光光的离开人世,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感情。

虽说各地的丧葬习俗略有不同,但是也有不少规矩是全国通用的,并且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比如说在出殡的路上棺材绝对不能落地。

这个规矩自古有之,嘉庆皇帝突然暴毙在外,需要将其运往其陵墓下葬,这一路上便用了上万个人,每到一地便换人抬棺,确保棺材迅速运到目的地,并且还不落地。

不仅是皇帝讲究这个,普通人家同样如此,一般来说墓地都离住的地方有一段距离,主家非常担心抬棺人不小心将棺材碰到地,因为这个原因主家会对抬棺材的人非常好。

有人会拿着凳子跟在后面,如果有人体力不支,那就赶紧拿凳子过去垫着,总之就是不能让棺材碰到地上,抬棺的人也怕棺材落地,害怕触霉头。

在出殡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规矩,如果棺材不小心落地了,那么这就代表死者想要葬在这,不小心落地的地方有可能是大马路上,总不能将死者葬在那里。

如果继续抬起来走的话,很容易触霉头,古人对此深信不疑,没人会去惹这个麻烦,所以没人敢拿这事当儿戏,尤其是抬棺人。

话说回来,有些人的墓地在山上,山路不好走,稍不注意棺材碰到地其实非常正常,那么如果棺材不小心落地了又该怎么办呢?

落地的几率并不是没有,尤其是在山路上,稍有不慎都能碰到地,总不能真的将逝者就地埋葬,所以古人也留下了化解的办法,

古人留的破解方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在棺材落地的地方抓一把土,逝者的后人对着棺材念叨一番,然后将土放在棺材上,便可以抬棺继续。

这是一种通俗的做法,有老人说这把土是为了将死者的灵魂捡起来,让他回到棺材中,继续跟着棺材去自己的葬地。

也有些地区一旦发生这样的事,便不能轻易起棺,需要请专门的人来做法,按照他们的说法,那就是将死者说通了才能继续上路,否则会招来祸患。

现如今则没有那么多的说法了,当然以上说法也并不绝对,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方的风俗不同也是正常的。总的来说,古时候的这些风俗可以继承,但是迷信的思想万万不可继承,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