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不同。虽然物质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网络交往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方便了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交往时可以选择和自己年龄相近或趣味相投的人交往,因为大家有共同的语言,相同的兴趣,让很多大学生以为在网上找到了知己。
网上的人际关系比较单纯,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充斥着各种利益冲突。
现实社会交往的复杂以及社交圈的局限,让很多90后通过网络交往去寻找乐趣,寻找自己心灵上的慰藉,或者逃避现实社会交往的失败。
由于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很多90后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能夸夸其谈,反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显得沉默寡言,甚至与周边的人格格不入。
对现实交往避而远之,只会造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就更加处理不好周围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终究还是学生,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基本都由家庭承担其生活费用,也就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其在校园里的生活质量,这无形之中促使攀比之风的形成。某些家境一般的同学相形见绌,无形之中就产生了自卑感,他们自以为自己低人一等,不敢和别人平等地交往。
而且,与高中时期的以分数论英雄不同,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和文艺展示,在大赛中获得名次和奖励等各种方式来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但是,对于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同学,这或许是一次打击,认为自己没有优点,引发自卑情绪,降低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而且不喜欢和别人主动交往,逃避现实,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求安慰。
现在部分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注重物质利益,交往手段粗鄙化,而在精神层面的交流则一片空白。
孔子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在大学生之间不仅仅存在着学习成绩的竞争,还有许多利益的竞争。因此就有部分学生有目的地和别人交往,希望因此而获得一定的利益。例如对能影响自己发展的老师也是百般讨好,甚至托关系,走后门。
在选择朋友方面,有些学生喜欢和家境优渥的人或人脉广泛的人交往,希望为将来走上社会积累人脉。不是说不能说有钱人家的孩子交朋友,而是交朋友应该出自真心,两人性格合拍,有共同的话题等,而不是因为利益与世俗的享受。
在男女恋爱问题上,由于交往目的的功利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交往手段的粗鄙。在恋爱过程中,男生的经济条件和容貌成为衡量爱情的一项重要标准,而感情的交流,性格是否合拍,是否追求相同的理想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邹韬奋说:“友谊是天地间最可宝贵的东西,深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安慰。”
但是,虚假的眼泪会伤害别人,虚假的笑容会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