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大头菜”脱贫又增收——解码成佳镇产业扶贫新模式

2020-05-05     自贡网

4月28日清晨,一场春雨过后,贡井区成佳镇徐家村成片成片的高粱地绽放新绿,新一年栽种的上万亩高粱长势喜人,一片生机勃勃。三五成群的村民们在地里忙碌,笑容绽放脸庞,欢声笑语荡漾。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成佳镇把“高梁+大头菜”新轮作模式作为精准扶贫到户、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特别是针对有劳动力缺技术的贫困户,全力打造“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最低保护价+最终收购价”的价格保障机制,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增收致富。

专合带动

鼓起农民增收腰包

徐家村11组陈贵庭一家是2014年评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专合社的带动下,通过种植“高粱+大头菜”,于当年实现了脱贫,如今,产业收入一年近3万元。“上半年种高粱,下半年种大头菜。在专合社的指导下,种销都不用愁,自己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说起种大头菜带来的经济收益,陈贵庭笑得合不拢嘴。

王信宽是成佳镇大头菜专业合作社社长,也是镇上大头菜“龙头企业”自然香大头菜加工厂总经理。通过1000元一吨的价格把陈贵庭等人采收的大头菜收回去,加工厂的工人们筛选、清洗、晾晒、腌制、调味……每一天,只需通过手机连接“全国冷链流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王信宽就能掌握厂里大头菜的生产情况,让所有产品一年四季都能保质保量,实现智能化管理。

借力电商,王信宽的大头菜特色产品早已飞往了全国各地的千家万户,“不管这些大头菜销得再远,扫一扫产品身上的二维码,都可以通过这个信息平台进行溯源,确保绿色优质。”2019年,该厂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

“近年来,村民们在种植、加工实践中不乏创新之举。他们发现,大头菜与高粱轮种具有时间短、效益高、增收快的优势,于是在多个村广泛推广。”成佳镇党委书记刘行军介绍说,目前成佳镇大头菜种植面积约1.8万亩,其中,成佳大头菜专合社种植基地面积约1.6万亩。以成佳大头菜专合社种植基地为核心,向周边乡镇延伸,目前已经覆盖贡井区、荣县、威远县等20余个乡镇,带动近3万农户种植大头菜20余万亩,累计促农增收6000余万元。同时,从2017年起,创新推广“大头菜+高梁”轮作模式,目前已在全镇种植酿酒专用红高粱8000多亩,实现每亩收益4000元以上,帮助全镇260多户困难家庭摆脱了贫困。

“三种模式”

放大产业扶贫效应

吃过早饭,杨柳村3组脱贫户刘汉宏,来到自然香大头菜加工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操作着机器,将装袋的大头菜抽真空、密封、装箱,工作虽然简单,刘汉宏却干劲十足:这当中有我家种的、自己亲手腌制的大头菜,现在又亲手包装,发往全国各地。想到这,刘汉宏不禁抬头看向自己庄稼地的方向,仿佛看到了茁壮成长的高粱正迎风招展。他暗暗决定:明年再多种点大头菜和高粱。

杨柳村位于贡井区与威远县交界地带,过去产业基础薄弱,全村1600多人,有一半以上常年在外务工,土地撂荒严重。如今,高粱种植面积增至近500亩,大头菜种植面积达到700多亩,全村土地耕种率达98%,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进厂当工人、种大头菜和高粱,牢牢吸附在产业链上。

杨柳村近年来的变化,得益于成佳镇把发展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来抓,通过“高梁+大头菜”、“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和“企业+贫困户”三种模式,最大放大产业扶贫效应。

“高梁+大头菜”模式。新轮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采取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子、技术、培训等方式,引导贫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增收,2019年发展高梁8000亩,亩产量平均达300公斤以上,总产量超过300万公斤,仅447户贫困户种植高粱546.56亩就实现直接增收49余万元。同时,还对贫困户实行项目扶持和技术指导,引导他们采用“高梁+大头菜”新轮作模式,并在播种、育苗、移栽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每个环节指定专人帮助,增强大家脱贫增收的决心和信心。

“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通过政府和合作社共同搭桥与知名企业郎酒集团签订生产订单,并制定“最低保护价+最终收购价”的价格保障机制,在保证高粱增产的同时,确保贫困农民实现增收。2019年以2.95元/斤的价格签定订单农业1729户,其中贫困户274户。

“企业+贫困户”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入专合社,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提供务工岗位32个,其中贫困户16人,实现每月增收2000元左右;152户种植“高梁+大头菜”的贫困户与泰福、自然香、郎酒集团等企业签订长期订购合同,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规划长远

打造“中国大头菜之乡”未来可期

眼下,成佳大头菜已列入贡井区委、政府《自贡市成佳大头菜产业园区规划》:将通过优化生产加工体系,构建完善市场、品牌体系,积极拓展新功能、新业态,重塑大头菜产业发展新格局,将园区打造成“中国大头菜之乡”。重点围绕传统非遗腌制体验区、千亩有机大头菜科普示范区、万米盐煤古道大头菜风干晾晒长廊,万亩大头菜融合观光区、万吨大头菜智能化加工展示区、万吨大头菜冷链发酵展示区,万坛大头菜古法发酵场,聚力打造多产业融合的现代大头菜产业及高粱+大头菜标准化示范基地。

“高粱+大头菜”脱贫又增收——解码成佳镇产业扶贫新模式

未来,将建设标准化的“高梁+大头菜”育苗育种基地30亩,绿色“高梁+大头菜”产业示范基地15000亩,核心村徐家600亩、双观500亩、杨柳500亩、祥龙800亩、花椒800亩,建成全省最大的“高梁+大头菜”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以企业为龙头,以专合社为桥梁,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全面实施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管理、统一防病治虫、统一采收标准、统一分级标准,健全生产标准、原料标准、产品标准等标准体系,并全面推广应用。加大对提高发酵、贮运保鲜及综合加工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全面提升产业效益。

听说了关于“中国大头菜之乡”的规划,王信宽不免也有些心动,“如果园区集中打造起来,我们自然香也会争取入驻,争取和成佳大头菜产业一起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增收。”(李华 记者 周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try5HEBnkjnB-0zbX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