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荣耀:叫嚣唐朝的后果,这个西域小国被李世民收拾惨了

2019-08-24     渔樵耕史

唐朝贞观十三年,西域的高昌国逐渐膨胀起来,凭借自己的地理优势,阻塞了西域其他国家前往唐初朝贡通商的道路,还跟西突厥勾结攻打其他西域国家。


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高昌故城遗址


其实这个高昌王鞠文泰之前跟唐朝的关系非常好,唐初武德二年高昌的老国王去世,继承王位的鞠文泰遣使来唐朝告哀,高祖李渊派官员前去吊唁。高昌给唐朝进献过稀有的玄色狐裘和来自东罗马帝国的奇珍异兽——一对聪明的狗。李世民即位后鞠文泰曾亲自携夫人来唐朝觐见,李世民给了他们丰厚的赏赐,鞠文泰的夫人是前隋宗室之女,李世民赐姓李氏封其为常乐公主。


玄奘讲经图,可见高昌王面前的香炉


台子有点高,高僧自己手脚并用爬上去非常不雅,高昌国王就让玄奘踩着他上去

玄奘“偷渡出国”去取经的路上途径高昌,受到了盛情款待和极高的礼遇,高昌国王鞠文泰与他结为兄弟,玄奘讲经的时候鞠文泰亲自执香炉在前导引,让玄奘踩着他上座。他甚至一直想把玄奘留下来,玄奘以绝食抗争才让鞠文泰答应放自己走。送别的时候两人抱头痛哭,鞠文泰给玄奘准备了二十年的路费和致沿途二十四国的文书,高昌国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中原王朝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本来高昌国从前隋年间就是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忠实粉丝,唐初的时候还主动充当唐朝在西域的耳目,西域各国有什么动静都会向唐朝报告,不知道这个国王最近吃错了什么药,觉得有西突厥当靠山就蜜汁自信,完全不把唐朝放在眼里。

焉耆国进贡和经商的队伍总被高昌沿路打劫受不了了,向唐朝申请恢复了一条不经过高昌的旧道,没过多久高昌发现收不到过路费了,竟然跟西突厥联手直接去攻打焉耆城池,对焉耆国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另外唐朝击灭东突厥后有部分中原人口逃难到高昌,高昌也拒不归还。唐太宗警告升级,派使者去质问鞠文泰,使者发现高昌正在“深挖洞高筑墙”,整军备战,高昌王鞠文泰跟李世民打起了太极,也派了个使者来谢罪糊弄一番。

最作死的是,高昌不仅在西域搞事情,还派人联系北方的薛延陀部落,想挑拨薛延陀和唐朝的关系,结果薛延陀不吃这套,派人跟唐朝表示我们受唐朝恩惠已久,现在高昌这厮这么跳,不需唐朝劳师远征,你们给我带个路,我就去干他。

李世民也直接跟高昌派来的使者说,回去告诉你们国王,让他好自为之,明年劳资就要打过去。随后李世民抱着“没准这小子就能认怂了呢”的心态最后一次正式下玺书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希望高昌国悬崖勒马,否则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自负,勿谓言之不预也!直接命令鞠文泰到长安入朝谢罪,鞠文泰称病不来。

好,你不来是吧。

一个月后,太宗命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彻等人为副总管,可以说是将星云集的豪华阵容,率唐军十五万,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率数万突厥骑兵出征高昌,还特地带上了将作大匠姜行本,从山东等地征调了制造攻城器械的工匠随军。

李世民估计是感到不可思议,鞠文泰这小子这么自信,难不成造了机关枪出来?此时的唐朝可不是刚建国时的弱鸡了,想当年兵临长安城下,让李世民狼狈不堪的劲敌东突厥已经被唐朝打的灰飞烟灭,李靖率几千骑兵就追的突厥人满草原跑,最后把突厥可汗抓到长安养老,为了打个高昌动用如此大军,真是当个大敌认真对待了。


从壁画中复原的盔甲精良的唐军形象,斜在身侧的长条状物体是弓


这时候鞠文泰在干嘛呢?这位高昌王在跟属下吹牛:

“唐朝离我七千里远,中间有两千里是沙漠,大军怎么可能过来?我去过唐朝,看到关中大地一片萧条,还不如隋朝,他要是发兵来打我,出兵太多的话后勤跟不上,三万人以下的话我都能对付的了,我们就在城里以逸待劳,他们在城下最多二十天就会因为粮草不济而撤退,到时候我们追在他们屁股后面打,岂不美哉?”

其实他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他低估了唐军的实力和李世民的决心。

结果十余万唐军兵临城下的时候,这位高昌王鞠文泰竟然“忧惧不知所为,发疾卒”,说白了是被吓死了......他的儿子鞠智盛接过了这个此时无比烫手的王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侯君集非常有个性的背影肖像


侯君集率大军来到高昌国的柳谷,从侦察来的情报得知高昌人要给鞠文泰送葬,周围的人都劝侯君集趁葬礼的时候“干他一炮”,侯君集万万没想到罪魁祸首竟然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给吓死了,说我们是天子的问罪之师,给高昌送温暖来的,在人家坟头蹦迪实在不太道德,就放过了葬礼继续前行到了田城。

跟当时一些喜欢打骑兵闪击战的将领不同,侯君集打仗稳如老狗,率军到人家城下了还不忘先礼后兵,发现胡萝卜没有用就抡起大棒,那些从山东千里迢迢赶来的工匠派上了用场,行军副总管,曾为皇家将作大匠,却有一颗当工兵的心的姜行本早就命工匠们搭建了大量攻城器械,甚至因此砍光了一座山的树木。

唐军打得十分凶猛,在大量投石机的炮火掩护下,用撞车直接把城墙撞垮,步兵一拥而上,一上午功夫就占领了城池,唐军大部队带着攻城器械行军缓慢,侯君集放出了配合作战的突厥骑兵,突厥骑兵不负众望一个照面就把高昌军怼回了城里,随后大军抵达了高昌都城下。


看起来像大号拖把的中国古代人力抛石机,即象棋中的“炮”


鞠文泰的儿子从城墙上投下书信说那些个作死的事情都是我爹干的,果然他遭了天谴已经死了,我刚即位你们可怜可怜我吧,但是他又缩在城里拒不投降,那还有啥好说的,打吧。

侯君集依然不紧不慢,命令填平沟壑准备攻城,又祭出投石机大法,还丧心病狂的建了座三十米高的“巢车”,派个眼神好嗓门大的士兵登上去,看到城中有什么目标就朝底下喊,指挥投石机砸,还报告弹着点给投石机修正诸元,与现代的炮兵观察哨如出一辙,窃以为侯君集这人如果生在现代,一定是一位优秀的炮兵将领......


我军配备折叠臂的装甲侦查车


站得高看得远是古往今来炮兵侦查系统的一致追求

鞠文泰的儿子坚守不投降,主要是在等西突厥盟友来帮忙,想里应外合聚歼唐军于城下,结果西突厥的坑队友听说唐朝大军前来,可汗连声招呼都不打带着人一口气跑出上千里远连影子都没了,留守下来“声援”高昌的人已经投降。

眼见外援无望,城里又要被砸个稀巴烂,鞠文泰的儿子只得开城投降,唐军随即分兵占领高昌全境,侯君集把鞠文泰儿子在内的高昌群臣显贵一股脑打包带回了唐朝,在观德殿举行隆重的献俘仪式,大宴三天。

李世民宽恕了俘虏,也顺便宽恕了私吞高昌财物的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和跟高昌妇女有不正当关系的副总管薛万钧,并把鞠文泰儿子封为左武卫将军,金城郡公。侯君集带回来的高昌人中还有不少乐工,李世民把他们交给太常寺,使本来的九部乐伎增加为十部,极大丰富了喜好胡风的大唐王朝的音乐多样性。


被俘的乐队......(图文无关)


不作死就不会死的高昌成了唐帝国经略西域的垫脚石,唐帝国的触手也由此开始慢慢伸向了广阔的西域和中亚地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csiyWwBJleJMoPM4f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