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好多人有钱之后就开始做起了慈善。
小至平民百姓,大到明星、企业家。
他们做慈善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结果都是帮助了一部分贫困或者残疾的人们。
他们做这些慈善在社会上获得了不少的!
今天,我要说的这位经常做慈善的好心人,称他为慈善家也一点也不为过。
他的前半生都在打造影视产业,后半生一直专心致力于慈善事业。
他就是首善——邵逸夫,的慈善家那么多他,究竟做了多少慈善才可以让大家称他为首善呢?
家境优渥,仍拼命努力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1907年出生在上海,但是他的祖籍是浙江宁波。
从小邵逸夫的家庭就非常的富裕,家里有8个孩子,5男3女,并且他的父亲是先进的革命家邵玉轩,可以说家庭背景也是非常的好。
这就是传说中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的孩子。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有良好的出身而游手好闲,他从小就对自己非常的严苛,利用家境优势学习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并且小小的年纪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英语。
这也是他在今后发展道路上能够顺顺利利的一大因素。
大家试想一下,不仅家境良好,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非常严苛,博览群书;
在自己人生道路上更是非常的努力上进、严以律己。
这样优秀的邵逸夫他不成功还有谁可以成功。
眼光独到
在1923年的时候,由于当时邵家的生意开始逐渐没落。
这时邵氏兄弟们发现了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前途光景。
之后他们就决定以后就要朝着电影产业这一方面发展,然而当时年仅16岁的邵逸夫也看出了电影在当时发展的潜力就也加入其中。
虽然年纪尚小就开始协助哥哥们工作,但他对于电影的发展也提了不少的意见和建议。
之后"天一影业公司"就此成立。
当然,"天一影业公司"成立没多久就出品了国内的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就上映了,一经上映这部片子就直接大火。
这也使得"天一影业公司"也在新兴的影业公司中名声大气。
小小年纪的邵逸夫就对当时时代潮流的发展就有独到的眼光。
并且敢于亲身实践,从小事做起。年龄尚小,但在公司成立中起的作用非常大。
有这种精神定会大有所为。
敢拼敢闯,获得成功
由于邵逸夫在"天一影业公司"做的非常棒,这时他已经毕业,之后他就去香港这个充满金钱的地方寻找机遇,并且在这里也创建了一个"邵氏兄弟"的影视公司。
为了这个公司可以说邵逸夫付出了很多,可以说手段是非常的硬了,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风云港岛"事件了。
邵逸夫在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机遇兴盛的时候,却买了一个荒山,因为当时香港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一般都在繁华之地买地,而邵逸夫却在一个"空无一人"的地方买下了一块"山地"。
这个做法在当时他人看来是非常难理解的。
后来,邵逸夫将这块山地夷为平地,将这里建成了一个制片厂。
没错这个制片厂就是后来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的地方。
通过邵逸夫"知人善用"从四面八方集合了各种影视方面的人才使得"邵氏兄弟"公司吸引力众多的大腕明星以及著名导演。
之后更是在这里创造了优秀的作品《江山美人》《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等等,经过他的努力使得他赚得了金盆满钵。
更夸张的是有位老太太居然连看了这里的影片100多场。
之后各种报刊也在争相评论"邵氏兄弟"出品的作品,就连欧美人也纷纷前来订购邵氏的影片。
邵逸夫的敢拼敢闯的性格,使得他在新产业"探险"这一方面获得了成功,他的强硬手腕更是使得他在这个行业站稳了脚跟。
事业有成,致力于慈善事业
邵逸夫除了企业家这一个身份,更让人们非常崇敬他的还是他的慈善家这一身份。
在商场上的他是一个眼光毒辣、重视利益、锱铢必较的人,恰恰相反的是在慈善事业上的他,是非常的大方,可以说他把他的资产大部分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上了。
在慈善的支出上就超过了32亿,并且大部分的钱都是用于学校,以此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其中最出名的应该还是"逸夫楼"吧。
在1987年的时候,邵逸夫回到家乡探亲,发现家乡的一些学校设施简陋孩子们学习是非常的不方便。
从此他就开启了对家乡以及大陆方面开始做贡献,之后就有了"逸夫楼",更是在不到三十年时间里,全国有3万多所"逸夫楼"。
这些对的投资使得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不只是这样,邵逸夫还一直致力于大陆和香港的医疗设施,就这些他捐助就超过了数十亿的款项。
更是在2005年,邵逸夫向南亚海啸受灾地区捐款数额较大。
以及在2008年的时候5.12四川地震的自然灾害一发生邵逸夫就非常慷慨的向灾区捐款数目达到了一亿港币,而这次的捐款使得他成为个人捐款中单笔最多的人。
由于邵逸夫多次为事业捐出巨额款项,为了表彰这种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
天文台也将一颗行星以邵逸夫的名字来命名,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几乎没有的事,邵逸夫也能算是破例的第一人了。
所以,在公益事业上做出了这么多的贡献邵逸夫也可以称得上的首善了。
事业有成,感情复杂,子女缘薄
虽然邵逸夫的事业有成,但他在感情这一方面却不太顺利。
大家可能都知道邵逸夫的妻子是方逸华,他们两个的名字确实也有点情侣名字的意思。
但是我想说的是他还有一个前妻,他们在一起生活了50年,直到他的前妻病逝,他的的第一任妻子就是黄美珍。
黄美珍和邵逸夫一共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个女儿。
分别是邵维铭、邵维钟、邵素雯、邵素云。
但是由于他当时需要忙事业就将这四个孩子送往了新加坡的大哥家。
从此这四个孩子心中便对这个父亲有了怨念,并且对于这个父亲打心里已经有了隔阂。
但是害怕母亲伤心,他们虽然心中有不满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
但是在直到1987年的时候他的第一任妻子黄美珍85岁时病逝,他与现任妻子方逸华在1997年结婚。
其实方逸华的出现可能是导致个孩子离他们父亲的距离越来越远的原因。
邵逸夫和方逸华是在1952年邂逅,但是在此后的四十余年里,方逸华还一直在邵逸夫身边来帮他打理邵氏和无线的日常业务。
这就让他们几个孩子非常的意不平了。
到1997年,两人正式注册结婚,当时的邵逸夫已达到90岁的高龄,方逸华66岁。
4个儿女与其断绝关系,谁也不愿继承200亿遗产
这一决定好像触碰到孩子们的底线,因此到2014年邵逸夫去世的时候,他们父子父女也没有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好。
而儿女们中间只是替他父亲参加了2007年的颁奖礼,就在也没出现过甚至对于邵逸夫留下的200亿遗产,也都称已断绝关系拒绝继承。
如今,现在邵逸夫的四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事业了,并且还都是每个行业的佼佼者吗,他们根本不会在乎这些遗产的。
可以说邵逸夫的一生是非常的传奇了。
年纪尚小能抓住时代潮流的机遇,之后更是在影视行业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唯一遗憾的应该就是和孩子们的关系。不过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孩子们应该对父亲的早年"放养"也早已释怀。
现在都有了他们各自的事业。
而邵逸夫留下的众多"逸夫楼",算是为事业做了一大发展,他的逸夫精神也将永存在我们的心中。